预防布病 共享健康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以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病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和畜牧业发展,是法定的乙类传染病,也是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
布病流行广泛,世界上170多个国家有布病流行。我国也是布病流行大国,甘肃省是我国五大畜牧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历史上布病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曾有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近年来,张掖市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布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养殖业的不断壮大,牲畜调运频繁,畜间防控力量薄弱,全市布病疫情出现反弹,发病率迅速上升,新发病例明显增多,慢性期患者治疗难度大,流行强度逐年升级,布病疫情处于高度活跃状态,防制形势不容乐观。
一、布病是如何传播的?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禽、家畜和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主要是羊、牛和猪。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可通过皮肤黏膜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染给人类。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牲畜养殖、畜产品生产加工、动物防疫和布病防治工作人员等是其高危人群。
二、布病的主要传染来源及易感染人群有哪些?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羊、牛是主要传染源,其次是鹿和犬,南方地区猪是重要的传染源。饲养、屠宰家畜的人员,畜产品收购、运输及加工人员,兽医和生活在疫区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布病。
三、得了布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布病的潜伏期为1-3周,长至数月,平均两周。布病患者大多于3-6个月内康复。临床上分为隐性感染、急性感染、亚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隐性感染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性和亚急性感染多表现为发热、多汗(见于夜间或凌晨)、游走性大关节疼痛,体检可发现肝、脾和淋巴结大。慢性感染症状不明显、不典型且表现多样,主要为疲劳、全身不适、精神抑郁等。病例症状出现后1月以内,经正规、足疗程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没有及时就诊或未能足疗程用药,容易引起布病慢性化,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四、如何杀灭布鲁氏菌?
布病的病原体是布鲁氏菌,该菌对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如10%-20%石灰乳或漂白粉乳)敏感,加热60℃或日光下暴晒10-20分钟即可杀死该菌,但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力较强。
五、如何预防布病?
1.防止经皮肤和粘膜感染
(1)防止由家畜流产物引起感染。接羔助产人员,在接羔助产和处理流产胎儿、死羔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2)皮毛消毒。剪毛、收购、保管、搬运和加工皮毛的人员,工作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赤手接触皮毛,工作后应洗手、洗脸和洗澡,及时处理手上的伤口,工作场所应及时清扫、消毒。
(3)防止经粘膜感染。夫妻之间不论男女在布病急性期或亚急性期,都禁止发生性活动。
2.防止经消化道感染
搞好饮食、饮水卫生,不吃不清洁或被布鲁氏菌污染的食物,饭前洗手,不喝生水。各种奶及制品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食用。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虎)3月1日,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首个“女法官国际日”来临之际,省法院发布全省法院...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