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今日甘肃> 正文

甘肃出台《意见》绘就法治乡村建设蓝图

甘肃日报 2021-01-22 03:53 大字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尤婷婷)法治乡村建设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近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甘肃省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十大任务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务求工作实效”四项组织保障措施,为具有甘肃特色的法治乡村建设绘就路线图。

《意见》明确,力争到2022年,实现涉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层执法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达到乡村法治可信赖、权利有保障、义务必履行、道德得遵守,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涉农领域,《意见》提出要完善涉农领域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拓宽基层参与立法工作渠道,深入乡村调查研究,适时起草甘肃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办法,及时修订全省土地管理、动物防疫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做好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条例、农村公路条例等立法调研和修改基础工作。

《意见》指出,要完善司法为民便民利民措施。推动司法深度参与乡村治理,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公里”。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巡回法庭、车载法庭、马背法庭,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减少群众特别是边远牧区群众的诉累。重点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在宣传政策法规、引导法律服务、化解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意见》指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诉源治理,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意见》指出,要加快乡村网上政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等便民举措,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事务等“掌上学”“掌上问”“掌上办”,让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

《意见》指出,要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牵引,制定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考评办法,提高示范创建质量,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带动法治乡村建设。强化能力提升。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法骨干培训,提高村干部建设法治乡村的能力,提升示范建设工作水平。

新闻推荐

甘肃省制定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措施

本报兰州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房惠玲)1月21日,记者从省交警总队获悉,为统筹做好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工作,省公...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