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够左右生命的长度 却以捐献拓宽生命的宽度 本报记者走近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志愿者群体
志愿服务队现场宣传耐心讲解张森(左)白怡宁(右)王荣王荣的捐献卡李益生先生一家单宝亭张风云夫妇陈树峰女士(右)王冰老师(左)
“您了解遗体器官捐献吗?您知道怎样合法的捐献遗体器官吗?”每个月,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都会走上街头进行现场宣传。从最开始的无人问津、难以开口,到现在,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找到他们。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登记志愿者人数逐年递增,2015年28人,2016年151人,2017年776人,2018年1847人,2019年1月至7月登记2635人,累计登记入库志愿者5437人。2019年至今和2015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9410%。遗体和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弘扬人间大爱、展现人性光辉、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事业,更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5年12月10日,是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直属服务队,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共青团兰州市委、兰州市文明办指导下开展工作。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通过发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机构加入到遗体和器官捐献事业中来,经过更加广泛的宣传动员,普及遗体和器官捐献知识,提高全社会对遗体和器官捐献重要意义的认识,共同推进遗体和器官捐献事业在阳光下健康发展。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他们中大多数是30多岁的青年人,他们年轻,富有朝气,他们充满爱。近5年时间,他们走遍了兰州市的29个街道和67个社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186场,向17630余人次的市民宣传“捐献遗体器官”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户慰问了316户已经入库的“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
张森
名誉裹身初心不变
张森出生于1982年,很多人对他并不陌生,这个名字多次出现在大众的眼中: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好人、全国学雷锋“四个100”最美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无偿献血金奖、甘肃省道德模范、甘肃青年五四奖章。在旁人眼中,张森被太多的奖章、荣誉包裹着。可在了解他的人眼中,他依旧是那个执着、无私的志愿者。
张森是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队长,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2000年以来累计无偿献血83次16600毫升;2002年创立“中国西部首个大学生干细胞无偿捐献库”;2007年加入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2013年7月创立阳光公益,帮扶残疾青少年和孤寡老人;团队现有中国注册志愿者1276人。
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痛的深刻。张森的至亲因病而逝,这萌生了他想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想法。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张森始终坚信的。2015年12月,他成为当年全省第28位无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人,也是最后一位。同时,他还和志愿者发起成立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张森的母亲等6位家人也签署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书”。
白怡宁
甘肃最小遗体捐赠志愿者
2017年11月12日,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6级学生耿盈盈在甘肃省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的手续,成为甘肃省首位登记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的在校大学生。
2018年11月1日,耿盈盈的学妹,西北师大美术学院2017级学生白怡宁和梁嘉丽一起走进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签署了《甘肃省遗体捐献登记表》,成为甘肃省在校大学生志愿登记无偿捐献遗体的第二、三名志愿者,2018年甘肃省第39例和第40例“无偿捐献遗体”志愿者。还有一个月才满19岁的白怡宁,成了甘肃省年龄最小的遗体捐赠志愿者。
白怡宁在其他同学们忙着设计、忙着钻研的时候,由学姐耿盈盈引进公益的“大门”,从一名小小的志愿者到一个项目的负责人,再到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部长,负责日常所有活动、宣传、入户、回访,在遗体器官捐献前,这个刚进入大学不过一年之余的女孩已经开展了112次公益志愿活动。
“其实我的内心很渴望叛逆,小时候也做过很多‘坏’学生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身边的人对我公平以待,接受到的关爱大于责备。”别看她已经是公益事业上的“老”同志,可是内心还是一个标准的小女孩,喜欢异想天开,但更喜欢帮助别人。
就拿这次的采访来说,记者与白怡宁的见面一直从下午推到了晚上。因为要去支教,她要采买很多物资,这期间物资出了点问题,运送物资的车辆也要重新找,为了给孩子带去最好的服务,她一直忙到晚上8时许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王荣
百年后也想自由下去
“收到啦!”今年6月1日,普通的儿童节,普通的星期六,中午,王荣发布的一个朋友圈却在微信里炸开了锅。简单的3个字,附上两张照片,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引来众好友的问候。
“了不起。”有人留言。“我觉得没啥啊,希望我死后有些东西能再利用,不然都烧了多可惜。”王荣这样回复,还附上两个笑脸。
王荣,地地道道的兰州人,与女儿相依为命,喜欢烘焙。说起角膜和器官捐献,王荣望向窗外,回忆勾走了她的思绪。王荣的爷爷奶奶都是日本留学生,文化水平比较高,思想也较为开放,去世前立下遗嘱,过世后二老不要土葬,也不想给子孙们添麻烦,只想把骨灰撒进他们热爱的黄河水中。两位老人相隔23天接连去世,王荣还记得,那一年,家人将玫瑰花瓣放进爷爷奶奶的骨灰内,一起撒进滔滔流淌的黄河水中。
“我这半生一直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百年后也想享受自由。之前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在肿瘤科工作的护士发朋友圈捐献了角膜和器官,我觉得挺好的,这是件好事,我也想做。”王荣看过一个名叫《人间世》的纪录片,讲述了关于器官捐献的故事,让她感触很深。当她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发到朋友圈时,有好几位微信好友都向她询问捐献的途径和方式,“其实很多人都想这样做,但是却不知道途径。”
按照相关规定,遗体器官捐献需要直系亲属同意,当王荣向女儿问及此事时,女儿欣然同意,知母莫若女,其实王荣的想法不用说,女儿也懂得,她理解妈妈,也支持妈妈。
■感人瞬间
每一次入户都是一次感动
为了让捐献者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志愿服务者们在每年的节日都会对捐献者进行“登记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者走访活动”。对于有些不愿意被入户回访的捐献者,志愿服务者就给他们寄去小礼物,表达关心。志愿服务者每次入户回访后都有写札记的习惯,以下就是来自他们笔下的感动瞬间。
“1999年,我老伴成为甘肃省首例无偿捐献遗体志愿者”
——走访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登记志愿者陈树峰女士
为了甘肃医学事业的发展,她身体力行、锲而不舍,和老伴历经四年的努力成为甘肃省签订遗体捐献的第一对夫妇,她就是陈树峰。
陈树峰和老伴詹艺华捐献遗体的想法始于1994年,那时老伴已病倒,他们不想让自己落入传统的枷锁,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经历五年的奔波,1999年甘肃省第一例遗体捐赠终于在重重困难下完成了。虽然社会的不理解和子女的压力,使她饱受委屈和痛苦,但这一切都没有阻碍老人的决心。陈树峰老人的精神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在她和朋友们的不懈努力下,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捐献遗体的行列中来。
陈树峰老人现在虽一人生活,但她充实并快乐的生活着,她热情地给我们志愿者分享讲解她的绘画、书法,我们也获益匪浅。
志愿者罗文妍、王芬芬2018年12月16日14时于七里河区公交总公司
“我们一家三口登记捐献其实没想图啥”——走访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登记志愿者李益生先生一家刚下公交,就看到热情的李益生老人在等我们,他拄着拐杖,腿脚不是很方便,但他早早地就来到了公交站点。“我怕你们找不见,不放心其他人来接你们,就自己早早过来等你们。”寒风凛冽,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天似乎也更蓝了。
老人一家三口,老伴芦玉芹、女儿李小燕都签署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协议。在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是陕西人,在几十年前移居兰州,定居到现在。老人在邻居去世捐赠遗体后了解到了具体的事项,便回家后和家里人商议,一家三口共同签署了捐献遗体(器官)的协议。
李益生老人说:“我们一家三口登记捐献其实没想图啥,我们想破除传统观念,为子女减轻负担,为社会作贡献。生命的长度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虽然我们不能够左右自己生命的长度,却以捐献这种方式拓宽了生命的宽度。”
志愿者罗文妍、王芬芬2018年12月16日16时50分于七里河区兰州木器厂
“身体力行,让爱传递”——回访无偿捐献器官志愿者王冰老师
王冰,甘肃省铁一小学的退休老师。王老师捐献遗体的想法始于2003年。那时她刚退休,她不想百年之后遵循传统的入土为安,所以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经过几年的“打探”,终于在2016年完成器官遗体捐献签署协议。虽然我们宣传多年,但社会的不理解还是让我们很难过。王冰老师面对子女的压力,即使饱受不理解,很痛苦,但都没能阻止王冰老师的决心。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女儿也同意捐献,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捐献遗体的行列中,王冰老师还为我们遗体(器官)捐献的宣传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我们可以召集广大群众拍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片,移风易俗,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观念。
王冰老师的儿女工作都很忙,但她一个人充实并乐观地生活着。她告诉我们,她会理发,如果以后有需要,她也希望和我们一样去帮助别人。
志愿者周玮、梁嘉丽2018年12月12日10时于城关区金轮广场
“夕阳中最美的爱情”——走访无偿捐献器官遗体登记志愿者单宝亭张风云夫妇
来到张阿姨家中,老两口正在看电视。张阿姨把我们引进客厅,她主动向我们聊起了捐献时的想法。她说我们这代人好多都是独生子女,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压力都很大,做父母的不能成为子女的麻烦,也不要给子女增加任何的负担,所以夫妻二人共同签订了捐献协议,希望在百年之后还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张阿姨还一直在强调的一句话是“捐献的人有很多,我觉得这没啥,很多人想开了,这个就是容易做到的。”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着对子女、对社会浓浓的关怀。
张阿姨家客厅桌子上摆放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们,这是夫妻二人结婚四十周年在家拍的婚纱照,照片中张阿姨身着婚纱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单叔叔手捧鲜花站在阿姨的旁边,两人仿佛还是年轻的模样,让人不仅想起了那首《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这也许就是夕阳里最美的爱情。
志愿者刘菊英、李晓琴2018年12月18日于城关区平凉路社区
本版文图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赵雨欣
■记者手记
记得2012年,我刚入职不久,一对老夫妻打电话到报社想要询问遗体器官捐献的流程。当我联系甘肃省红十字会,想要带老人一起前往了解具体事宜时,工作人员只同意将工作号码告知老人,由老人自己前去,却拒绝了我的采访。我依稀还记得,他悲观的言语中有对老人能否成功捐献的担忧,有对老人子女阻挠的预判。也许,他遇到过太多想捐献遗体器官、却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的例子。
但是今天,人们的思想在逐渐发生变化,身边需要器官移植的事件经常发生,遗体器官捐献这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行为,越来越深入人心。省红十字会加大了对此项工作的宣传,再加上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努力宣传,遗体器官捐献者也逐渐年轻化、家庭化。
新闻推荐
甘肃日报兰州7月28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富贵)今天下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在兰州会见了甘肃省“全国模...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