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全国首例省妇幼保健院为熊猫血新生儿成功置换血浆挽救生命

兰州晚报 2019-03-25 02:48 大字

患儿近期即可出院

近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成功为一名重症稀有血型溶血患儿开展新生儿血浆置换术。血浆置换共分为两次,历时7个小时,整个置换过程顺利。目前患儿病情趋于平稳,近期即可出院。为稀有血型溶血的新生儿成功开展血浆置换技术,目前在全国尚属首例。

据介绍,患儿母亲为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时发现异常。经医院产科、产前诊断中心及新生儿科专家共同会诊,发现胎儿存在严重的胎儿水肿。胎儿取脐血检测,血色素仅为40克/升,属于重度贫血。考虑到患儿已近35周,存活几率较高,医院于3月6日为其进行剖宫产手术,将胎儿取出。

患儿为一男婴,出生体重3500克。由于病情危重,患儿出生后第一时间转入设在省妇幼保健院的省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经专家诊断,患儿患有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并伴有全身水肿。因患儿系严重的抗D-Rh溶血,出生后一般情况差,救护中心予以呼吸机辅助通气,并立即与输血科取得联系。因血源有限,仅进行了少量的输血。

患儿出生后12小时,血生化结果提示胆红素已经达到264.9umol/L(微摩尔每升),符合换血指标。中心决定为患儿进行换血治疗。3月8日凌晨,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但效果欠佳。术后2小时,患儿血生化提示胆红素达到375.7umol/L,较之前又有明显升高。因患儿为稀有血型,如果继续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没有充足的血源,但患儿胆红素又在持续增高,这让所有的救治人员犯了难。

时间就是生命。经医院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决定立即为患儿进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分2次进行,历时7小时。3月10日,患儿血生化结果回报:总胆红素205.7umol/L,皮肤黄染未反复,继续在中心接受治疗。目前患儿病情趋于平稳,近期即可出院。兰州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田小东文/图

新闻推荐

省妇幼保健院血浆置换救活“熊猫血”宝宝 全国尚属首例

本报兰州讯(记者王耀吕霞张丽丽)近日,一名为罕见Rh阴性血型(俗称“熊猫血”)的母亲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一名7斤...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