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生命中最后的礼物 关注甘肃省遗体器官无偿捐献工作
遗体、器官、组织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将遗体、遗体内的全部或部分可用器官(组织)无偿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和相应患者的行为;或者,生前未表示意愿的自然人,在死亡后,其近亲属将其遗体、遗体内的全部或部分可用器官(组织)无偿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和相应患者的行为。在甘肃省,这个曾令人讳莫如深的话题如今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遗体和器官捐献者用自己的方式把爱留在了这个世界。
本报记者文洁
用大爱点亮生命之光
11月24日晚,28岁的兰州青年牛玮栋走完了短暂的一生。他的家人强忍悲痛,帮助儿子实现生前捐献遗体和器官的愿望,他的遗体捐献给了兰州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他的眼角膜将为眼疾患者送去光明……
牛玮栋14岁时被发现神经性纤维瘤,神经性纤维毛不动症,脑积水等多处身体器官的疾病。此后,他一直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牛玮栋从小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想在生命走到尽头的那一天,把能用的器官捐献给有需要的人,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不要让其他人像他一样痛苦。今年5月12日,牛玮栋在遗体器官捐献申请登记表上签字,成为一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11月24日18时许,牛玮栋的病情突然恶化,虽然紧急送医抢救,但最终未能挽回生命。当晚,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全程见证下,他用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善举,为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在甘肃省,还有许许多多像牛玮栋一样的志愿者,他们志愿登记无偿捐献遗体器官,或已完成捐献,用大爱点亮别人的生命之光。
2017年1月3日早晨7时50分,甘肃省第一例遗体捐献登记的家庭户主欧阳章老人辞世。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帮他完成了最后一个心愿——将遗体无偿捐献给兰州大学医学院,献给医学研究事业。
早在2003年,欧阳章、杜长萍夫妇就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两人一同前往兰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登记成为甘肃省第一例以家庭为单位无偿捐献遗体的夫妻。
近年来,甘肃省涌现出一批遗体器官无偿捐献志愿者。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当生命不可挽救时,自愿、无偿捐献器官会让接受捐献、成功移植器官的人获得重生。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获悉,甘肃省遗体捐献工作始于2003年,截至目前,登记遗体捐献志愿者600余人,实现遗体捐献39人。2013年甘肃省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推动工作,截至目前,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已超过2100人,实现器官捐献28例,挽救72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让22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难以逾越的“心坎”
记者从省红十字会获悉,近年来甘肃省器官捐献完成例数、志愿者登记和社会知晓度与公众支持参与度明显提升,但仍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市州发展也不平衡,目前90%的捐献者来自兰州市。
李英是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一名协调员。2014年,她开始接触器官捐献这项工作,去年8月成了一名专职协调员,李英的使命就是发现潜在的、符合条件的捐献者,说服他们的家属,并协助完成器官捐献的全过程。
李英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她接触的潜在病患者近30例,最后成功捐献的只有4例。她向记者讲述了一次协调过程:在工作中发现ICU的潜在捐献者,但因家属的情绪和态度都不太好,主治医生和护士都劝她不要去协调,但李英坚持要去试试。她先找到病患丈夫,又找到其母亲和兄弟姐妹,但家属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最终没能协调成功。李英说,在协调中也有一些家属害怕将亲人的器官捐献后,被远亲近邻指指点点。
在李英看来,家属的不理解,除了失去亲人的悲恸情绪无法短时消弥外,还因传统观念影响以及器官捐献知识普及率不高所致。不论是固守乡土观念,还是个人心结难解,李英都充分尊重家属的意愿。“即便没有协调成功,但至少宣传普及了器官捐献知识,这样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李英的手机24小时开机,不分白天黑夜,随时准备赶往各医院ICU接触潜在病患者……
省红十字会健康促进办主任贾伍亮告诉记者,除了受传统观念束缚外,器官遗体捐献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认知不够,存在一些顾虑:“器官捐献与遗体捐献是不是一回事?”“登记捐献是否意味着必然捐献?”“器官捐献是生前行为还是去世后进行?”“捐献遗体、器官之后,是否能被正常使用……”
让生命留下最后的馈赠
尽管我国器官自愿捐献数已经居世界第二,器官移植技术已达到世界水平,但遗体和器官捐献依然受到各种制约,发展并不乐观。据了解,现阶段,我国依然是世界上器官捐献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为1.6万例左右。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焦作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受经济、文化、习俗等因素影响,目前甘肃对器官捐献的知晓度、理解度和支持度,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甘肃省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约有五六百人,一些患者在焦急和苦苦等待中遗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每年大约有300名甘肃人在外地接受器官移植,费用高出省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人体器官捐献是生命的延续,让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重获新生!”焦作义希望能加大对器官捐献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支持公民器官捐献的倡导工作。
11月24日上午,甘肃省无偿捐献器官遗体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培训班在兰州举办,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分别从无偿捐献遗体器官法律法规、甘肃省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现状、其他省市先进经验、入户回访捐献志愿者技巧、宣传知识理解、走访日记撰写技巧等方面对志愿者进行了培训。当天,来自甘肃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服务队的16名队员参加培训,这也是志愿服务队自2015年成立以来的第16期培训。
省红十字会秘书长袁博告诉记者,他们一直在加大无偿捐献器官遗体工作的宣传力度,但从事这项工作力量不足,目前甘肃省仅有36名器官捐献协调员。他希望充分利用志愿者队伍进行宣传,让更多人理解、认同并支持这项工作。“为了妥善安置甘肃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骨灰,2017年初,省红十字遗体器官捐献者纪念园建成使用,这为家属和社会各界提供了缅怀和纪念的场所。”袁博说。
新闻推荐
甘肃省人民政府令第147号《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甘肃省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决定已经2018年10月22日十三届省政...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