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戏《崆峒山下》走笔
这是一台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百粒种子资助项目的激情展示,也是一台甘肃省文化厅舞台艺术精品创作资助项目的最新呈现。当平凉市崆峒区“德韵”民营剧团将这台戏一举搬上当地剧院隆重首演时,迅速引起业内外人众极大的关注与肯赞。
此剧演述的是崆峒山下西河村人面对艰难困境勇开新路奔小康的真实故事。杨大成回乡驻村扶贫看到田园日渐荒芜,乡亲们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娃娃困守家中,一些人疾病侵扰反而家境更为贫困。杨大成发誓“咱村一天不脱贫,我一天不离开崆峒山!”他为创办红牛生态养殖场花光了家底,还用自家房子做抵押贷款,矛盾和困难再多也要坚定守护和建设西河村山青水秀的美好家园,体现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真诚情怀,无疑这台戏的政治定位很高,完全是主旋律的戏剧宣示,同样也是广大观众情愿看到的真正接“地气”的共产党员形象。
此剧几位年轻编导主创人员倾吐自己对此剧作人物的深爱,锐意讲好村民们与贫困不断抗争的故事,同时努力在全剧六场戏的演述中诠释做为戏剧本身的艺术价值取向。编导力克以往常见的现代戏创作“搞宣传”定位的一些影响,把正确的理念和具体的政策融入剧情和人物形象的一言一行之中,着力彰显以杨大成为代表的西河村人对自己命运的有效把握,对人生价值的转换提升,对人内在性格的变动升华,乃至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呵护与尊重。这种深度的戏剧关怀“犹如夤夜阡陌里的一把火炬”,烛照着每个观众的心灵,也凝聚着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一定把高质量的精神食粮送给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在我看来,正是这种把扶贫生活真实与艺术观照坚执的高度融合的创作实践,才酿就了《崆洞山下》首演一举获得成功的基调。
此剧贯通始终的核心矛盾冲突设置在作为有权力的村支书杨大成(蒲虎勤饰)与其弟采石场老板杨山根(武金龙饰)两个人物之间,这为“写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形象创造了有利但也难以驾驭的基本条件。一个是既要引领全村人脱贫致富又要保护好村里青山绿水自然生态,一个是开采矿石行动果敢在村里率先富起来的亲兄弟;下令关闭采石场,拆毁已经到手的500万合同书,把山根小家庭里的庆贺宴不得不搅乱,这是多么难断的决定,多么难受的冲击!亲兄弟之间尖锐的情感冲突甚至反目为仇实在又很正常、很常见。穷惯了、穷怕了的人怎能不会暴露出人性中负面的一种本能,酒瓶子甩向“杨书记”身影出口恶气,兄弟情义、亲情关系的撕裂真是无法回避。而这种矛盾冲突不同于老公爹与儿媳妇、女婿与丈母娘之间容易出戏的人物关系所产生的戏剧情趣,这是硬对硬的抗争,是男子汉之间智慧与情分的较量,是理性、观念、政策、权力与反拨被约束的碰撞。但崆峒山下西河村杨家的大成与山根兄弟终归久久拥抱在一起,这又怎能不令观众情动于心、泪浸于眼而感到欢悦?这是两个有血性男儿的相拥,这是两个影响全村人精神层面变化继而和合的思想力、生命力的尽情揭示,因而又蕴含着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胸怀、气度、坚韧、赤诚、这是崆峒人硬起脊梁骨的内在成因,营构成这组矛盾冲突的启承转合,才使这台戏在艺术的纵深向“这一个”境地大步挺进,而这两位演员的表演张弛有度,收放自然,对人物内心的刻画比较准切,完全承担起塑造主人公鲜明形象的艺术重任。
在有限的时空篇幅中为西河村众生相“塑形”,并抓准对其村其人多色彩的抒情节点予以美学的诗意引导是这台眉户戏剧作的又一艺术特点。崆峒山下“泾河转弯的地方最美”,这里的“女人模样儿俊”,这里的“男人脊梁骨硬”,编导将问道圣地“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真谛潜隐在当今扶贫现实生活的纷繁之中,因此剧中的人物个性每每有异而底蕴丰实、气息灵动。
巧英(朱亚玲饰)因大成花尽家底而几度沮丧,但丈夫因种种困厄卧床不起时她双手端上饭菜言道“我就不信我的男人把养牛场办不起来!”困惑,担忧,爱惜与帮衬,还把带着三分激将的意味合盘呈上,正生动体现着西河村女人的委婉动情之美,演员表演得细腻生动;惠珍(贾小菊饰)因男人山根干的风生水起而神彩飞扬,但山根大受挫败时悄然跑进省城为山根解忧排难,表现出她的另一种亲近与智慧,演员的唱腔也颇优美。十三两(贺俊林饰)是最讲现实性的村民,他背上铺盖卷闯入大成家就地打滚耍赖索回他的一万元投资,但在大成又一次重振旗鼓创业见效时,又颇觉难堪再度申请入股,他人格再生,也挺直了自己的脊梁骨,演员演得分寸得当,颇为真实,也恰到好处地渲染了戏剧氛围。而着一身嫁衣的青年女子小梅(刘娟丽饰)跑出来向大成叔告别,既表现出村民生活贫穷的无奈,又催化杨大成内心冲突的焦灼感,村里的人用狂放不羁的秧歌舞送走了不得不离村的小梅,这一场景好看,耐看,也有地方戏曲的魅力。柳树爷(何克诚饰)在野外问询杨大成,数点村史,上一辈人的生来死去,“都是为了过好日子,也是为了争一口气”——崆峒人早就有自己不可泯灭的志气!这样的大写意场景,有人物,有景致,也有历史的厚度,既是对杨大成的砺志,又是村民传统集体意识的统摄与张扬。抒发劳动人民质朴情愫,就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坦露和对生命的深情礼赞。
可以看到,西河村落的人在勤奋耕耘生活中自然而然创造出自己的精神价值,这是最可宝贵的财富。西河村落与崆峒文化紧密相系,他们大开大阖的人性流露正是与社会性约束的德性相对的自然流露的天性。“德致丰,恒必成”,揆情度理,大道补心,正说明文化对人的生活格调、生命格局影响巨大。这在戏中各个人物场景里都能够品味出来。如果说这台戏的政治定位高,我认为高就先高在这里。
《崆峒山下》是该剧团运用眉户音乐为作品插上飞翔的翅膀。眉户音乐旋律向来悦耳动听、十分迷人,深受基层民众的喜爱。尽管这台戏的唱段还缺一些眉户剧种原汁厚味的音乐魅力,但他们的地方剧种意识是强烈的,他们力图以紧贴“地气”的眉户音乐表现扶贫攻艰农村题材的“正剧”内容,让剧中的人物之美有声有色地走进观众心田从而引起共鸣。眉户又正是这台戏领衔主演和其他演员演唱的长项,加上戏曲舞蹈的编排插入,从而形成这出戏重在表演、歌舞并举的舞台风格样式。将“为观众”喜闻乐见的创作诸元有机地综合起来作为地方戏创作的中心,最大限度地刻画人物、展示主旨,这种出发点很正确,非常值得点赞。为了达到这个最终目的,此戏的舞美、灯光、服饰、群场戏调度还有进一步加工、提高的空间。我们深信这台戏再度打磨一定会更上一层楼,为全省现代戏创作的进一步升华提供新的经验支撑。
□严森林文/图
新闻推荐
《甘肃省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备案采购管理办法》出台—— 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审核网上采购制度
为完善全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医疗卫生机构在特殊情况下药品的正常供应使用,2014年3月,甘肃省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关...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