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督导报告背后的思考 ——甘肃省转变作风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一瞥
本报记者 沈丽莉
开栏的话: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为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添经济发展动力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神,推动转作风、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本报从今天起陆续推出“转变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今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为全面了解“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省政府办公厅会同省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甘肃万维公司,组成省政府5个督导组共31人,于3月4日至13日,分赴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对“放管服”工作进行督促指导。
督导结束后,5个督导组分别形成了分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总报告。
这项工作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当这份报告送达省委省政府时,同一时间也送到了报社。
这其中,反映的是政府的一种态度——敞开大门,主动接受媒体和群众监督;
传达的是一种信号——以人民为中心,严格监督各级各地“放管服”工作;
彰显的是一种决心——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使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一封特别来信
“某某同志,为落实好省委省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突破年和营商环境建设年有关部署,1月2日我在甘肃政务服务网省级主站新版发布暨‘四办\’改革、加快建设全省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做了初步安排……请亲自登录甘肃政务服务网查看,并督促本地区本部门落实好各项目标,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今年年初,这封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撰写的信送到了各市州、省政府有关部门党政“一把手”的手中,信中语重心长地再次重申了“放管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安排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
这种不同于开会和发放文件的方法,在各地各部门“一把手”中引起了不小震动。
事实上,省委省政府的“创新”工作方法,不止是一封信这么简单。
2月底,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例会上,当着各省直部门和市州一把手的面,会议晒出了一份“成绩单”,通报了各地各部门行政审批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对接联通情况、企业公众通过甘肃政务服务网申报办件情况以及甘肃政务服务网汇聚省政府相关部门便民利企政务服务系统情况。
会上,这份毫无遮掩的“成绩单”,既对切实落实的部门和地方提出表扬,更是对存在不在乎、不重视“放管服”工作问题的负责人狠狠敲响警钟。
依据此次督导报告,几个月来,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查看排行榜,过问和安排部署有关工作,实现了压力的有效传导。省级先后两批向社会公布877项(第一批126项、第二批751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省政府办公厅整合力量成立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推进“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转7版)
新闻推荐
本报兰州讯(记者房惠玲)4月24日,记者从2018年知识产权宣传周启动会上获悉,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十年来,全省新增专利申请10.43万件、专利授权4.46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幅达26.5%。据介绍,...
甘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肃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