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做好职业麻醉师 真不是那么简单

西部商报 2018-04-25 07:13 大字

麻醉师谢建琴 丁凯 摄

小知识

麻醉对手术的重要性:目前临床麻醉不仅满足外科手术中对镇静、镇痛、肌松的基本要求,而是不断向精准麻醉、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涵盖围术期镇痛、困难气道管理、术中脏器保护、血液保护、B超下引导神经阻滞及穿刺置管、体温管理等。服务的场所也不仅仅是手术室内,还包括胃肠镜检查室、小儿影像学检查室、计划生育室等。涉及的业务领域也逐渐扩大,已从手术室内的临床麻醉学逐步向围术期医学迈进,包括术前准备的指导及评估、术中麻醉、术后镇痛、慢性疼痛治疗、急危重症抢救、院内急救等。完善的麻醉,不仅使患者在安全舒适中完成手术治疗,更可以保护患者围术期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等功能;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如低体温、躁动、谵妄、头疼、恶心、呕吐等;实现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功能恢复,达到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最终实现缩短住院时间及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

◎直到晚上8点,谢建琴医师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医院大门。一天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手术中,麻醉医生就是“雷达”,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通过药物及时调整控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稳定。

西部商报讯 记者陈振峰2018年4月15日,“费凡实力,瑞不可当”静脉麻醉病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昆明举行,通过地区赛、大区赛等一系列淘汰赛,以西南西北大区冠军身份入选此次全国总决赛的兰大二院麻醉科谢建琴医师一路过关斩将,从全国20多个省市、100多名青年麻醉医生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全国总决赛亚军。

该赛事成功举办四届,而这是兰大二院首次派出选手参加此项全国麻醉专业领域的品牌赛事,更是甘肃各大医院麻醉科在全国麻醉专业领域品牌赛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4月20日,记者在兰大二院麻醉科见到了正在工作的谢建琴。

精心准备

历时半年夺得亚军

能够在全国麻醉专业领域的品牌赛事中获得亚军,确实不简单。谈起获得此次比赛的经历,谢建琴谦虚而诚恳。

73岁的老太太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不到一个月出现皮肤黄染及右上腹胀痛,再次住院诊断为胆管癌,仍需手术治疗,短短两个月内就要接受两次手术,患者及家属均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此次拟在全麻下行胆管癌根治手术,难度、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谢建琴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迎难而上,并将这个特殊病例作为自己参加决赛的病例。“此次发病,患者胆红素持续增高,术前胆道梗阻与感染症状明显,出凝血异常,疼痛、发热、食欲差、体重明显下降。”在关注了解患者病情之后,如何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制定最优化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成了谢建琴考虑最多的问题。

那段时间,她和她的同事刘洋每天都加班到半夜,结合老年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了精准围术期麻醉管理方案:超短效全麻药物精准靶控输注、围术期多模式镇痛、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等。为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抗病信心,她多次到病房与患者访视谈话,同时完善术前检查与各项评估准备工作,她还细心地为患者预备了暖风毯和输液加温器,确保患者围术期中心体温达36摄氏度以上,减少术中出血并降低术后低温等并发症。由于麻醉手术方案设计完美,实施顺利,患者手术结束后即刻苏醒,术后24小时便可下床活动,恢复极佳。

而这个精准的麻醉过程被完整地用视频实录的方式记录了下来,通过决赛现场播放并由谢建琴精彩演讲,最终,这个静脉麻醉方案设计征服了赛事评委,一举获得亚军。

工作艰辛

一天经常工作12个小时以上

4月20日早晨7点半,谢建琴医师准时换好工作服出现在科室里,开始晨间业务学习和早交班。英文文献阅读、病例讨论、培训课程、汇报昨晚的麻醉手术情况、讨论今天手术患者中的麻醉特殊情况,之后便是进入手术间开始对即将要手术的患者进行患者信息核对,开启麻醉机等设备,校对、检查运行是否正常,以及各种麻醉药品及急救药品的准备。

谢建琴的每一天几乎都是这样开启的。

一切准备妥当后,患者被送进手术室,安慰患者情绪,核对患者信息和手术部位方式无误后,为他进行监护,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基本生命体征。特殊急危重患者还需行动脉穿刺置管后的有创动脉压监测、深静脉穿刺置管、自体血回收、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深度监测等。麻醉方式有很多种:椎管内麻醉、B超下引导的神经阻滞、全身麻醉等。待麻醉稳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镇痛、肌松、麻醉深度都达满意时,手术医生开始为患者做手术。

手术一台接一台,手术医生一茬换一茬,而麻醉医师谢建琴则一直坚守在手术台前,抽药、监护、插管、拔管……中间只有板凳可以休息一下,但是长久的坐、站,日积月累,早已得了下肢静脉曲张的职业病。

这天,谢建琴有6台手术的安排,从早晨一直忙到下午,午饭是否准点完全取决于忙碌情况,并且只有20分钟的吃饭时间。

直到下午6时,谢建琴医师才松了一口气走下手术台。别以为现在就可以下班了,第二天的手术安排表出来后,她还要先看患者病历和检查结果,而后穿梭在住院部各个病区间的病房,对第二天要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提前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能耐受麻醉,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手术麻醉方案,告知家属麻醉的风险,进行麻醉签字。

直到晚上8点,华灯初上,谢建琴医师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出医院大门。这就是麻醉医师谢建琴的一天,一天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

人物心语

每一台手术都不敢有一丝懈怠

一般手术需要好几个小时,很多人可能认为当患者麻醉后开始手术,麻醉医生可以休息了。如果你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谢建琴医师说,麻醉医生并不是只打一针麻药那么简单,在手术中,麻醉医生就是“雷达”,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通过药物及时调整控制,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内环境稳定。整个手术期间,麻醉医生都要时时刻刻盯着监护仪屏幕看,当生命体征各参数出现异常时,要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当即分析原因,立刻控制纠正。当出现危及生命的异常时,判断和处理纠正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

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麻醉医生就是手术室内的内科医生、重症医生和急救医生。在实施麻醉的同时,麻醉医生需进行麻醉单记录,同时还要不停地注意手术台上手术的进展情况,完成麻醉与手术完美的配合。

谢建琴说,他们医院麻醉科有60多位麻醉医生,她的一天只是所有麻醉医生的缩影,在医院,手术医生在台上,而他们在台下;手术医生在台前,而他们在幕后,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

“现在麻醉医师不再局限于解决手术疼痛,还要承担危重患者复苏抢救,术前评估与治疗,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术后镇痛等职责,贯穿整个手术期。作为麻醉医师,我们要用最少的用药量,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对谢建琴们来说,每一台手术都不敢有一丝懈怠。

新闻推荐

刘家峡水电厂全面进入春灌大发电阶段 保障灌溉黄河沿岸面积1600多万亩

本报兰州讯(记者祁玉洁通讯员何洁)为了保障春灌用水,从4月26日开始,刘家峡水电厂日均出库流量将由每秒900立方米提高为1200立方米,将全面进入春灌大发电阶段,可灌溉黄河沿岸面积1600多万亩。近年来,因甘...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