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甘肃新闻> 正文

乐乐雪天来巡山 火了!数字莫高接地气 活了!

兰州晚报 2018-04-11 02:11 大字

4月4日,清明节前一天,敦煌莫高窟降雨夹雪,栈道积水严重,受天气影响,莫高窟当天暂停对外开放。原本,这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微博官方通知,但是,该通知却因为一张配图和一句图片说明一夜之间在网上爆红,从而引来网友近万条评论、5万多个赞。而图片上的主人公——一条叫乐乐的宠汪由此成为网红。莫高窟多元化而又另类的表达手法打通了网络融合的壁垒,从而让新媒体的运用更加接地气,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提升了关注度。

宠汪乐乐最近很忙

引无数网友怜爱的小狗乐乐在4日巡山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雨夹雪造成莫高窟窟区内多处积水,乐乐走一遭再回到根据地时已经是蓬头垢面,满身黄泥,原本干净的毛发已面目全非。当天下午3点多,甘肃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小刘在自己的朋友圈发了乐乐的“工作照”,没想到大家的评论立刻引爆朋友圈。“巡山大王辛苦了!”、“这小眼神太可爱了”……

在朋友圈成为网红后,乐乐又在莫高窟的官微上迅速火起来。在莫高窟当天更新的微博里,敦煌研究院推广号编辑王芳芳配的文图写道,“窟霸乐乐大王早起巡山已回,路况可见图片”。网友评论留言,“因为乐乐关注了一个莫高窟官博”、“论吉祥物的重要性”、“请多发一些大王的巡山照和日常照”等等,近万名网友踊跃评论,还有网友自愿献出自家汪给乐乐当“巡山夫人”。不过,乐乐的人气峰值显然还有增加,应网友们强烈要求,莫高窟官方从4月5日开始连续更新乐乐巡山动态,“乐乐大五和它的太太旺财还有他们的鹅纸小大王,一家三口守护在莫高窟。每天早起巡山,8点迎接上班通勤车,11点准时出现在员工餐厅……”

随着“乐粉”的不断增加,他们发现原来乐乐是一只有故事的汪。乐乐出生在莫高窟,5岁时养它的张叔叔退休回城带走了乐乐。没想到带回去第二天,它却徒步20多公里,两天后才回到了莫高窟。这个暖心的故事让无数网友为之侧目,“原来你是这样一只汪!”

讲好敦煌故事莫高窟永远在路上

因为乐乐意外走红,“乐粉”们对莫高窟的关注度也在提升。记者了解到,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莫高窟官微出其不意的表达手法吸粉无数,粉丝数量突破15万,达到历史新高。

事实上,乐乐走红只是莫高窟多元融合表达的一个缩影。2018年1月,莫高窟就公布了一个重大消息,立足于“科技+文化”的基础策略,王者荣耀携手敦煌文化共同启动的“数字丝路”计划。于游戏内,王者荣耀将推出具有敦煌视觉特点的文化皮肤,并在通过纪录片,完整记录下此款文化皮肤设计过程,以及敦煌文化植入过程的同时深度展现文化皮肤背后所代表的敦煌文化。于游戏外,王者荣耀计划结合高校开学季,配合王者荣耀校园赛,展开诸如敦煌文化高校讲座、敦煌文化校园展、敦煌文化大学生知识竞赛等一系列以敦煌文化为推广核心的校园线下活动。这种搭乘高校群体传递敦煌文化的方式得到了业内的一片赞扬声。

敦煌壁画是个宝库,如何让人们看得懂,读得好,悟得透?从实现数字敦煌的那一天起,莫高窟就在融合的快车道上快马加鞭。从2015年开始,敦煌莫高窟以高保真专题展示、数字节目展演、复制洞窟模型、分层壁画立体再现、3D打印彩塑展示等方式在国内和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回展览,从而将学术、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艺术和高科技相融合,让不可移动文物“活”起来,以可视、可感、可听、可触的多种数字展陈方式,构建多元异构的数字敦煌文化!

正如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所言,敦煌莫高窟在过去的一年里,敦煌研究院在文物保护与文化弘扬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敦煌文化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和现代精神,拓展传播渠道和方式,借助互联网讲好“敦煌故事”,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兰州晚报记者高宏梅文/图

新闻推荐

一把苜蓿菜◎闰土

记得我七八岁时,一次早饭,将吃剩的半碗玉米糁子随手倒进脏水桶,就跑去上课了。那晚,我给奶奶提起倒掉玉米糁子的事,她骂了我一通,并告诉我要珍惜粮食。她老人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那年,别说是玉米糁子,一...

甘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肃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