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地理》杂志专辑《国宝甘肃》—— 沿丝绸之路追寻华夏文明
作为四川省数十年来难逢的盛事,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登场”不仅牵动着陇原大地文化脉搏的跳动,更引起了国内一流媒体的高度专注。近日,时尚传媒集团旗下《华夏地理》杂志与甘肃省文物局合作,邀请南方周末记者陈一鸣、福建作家萧春雷、自由撰稿人萧易、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王旭东、新华社甘肃分社编辑邵晓平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并成、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副所长沙武田等作家、学者执笔、审阅,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部主任孙志军、自由摄影师蒋生连等摄影家掌镜,将笔触和镜头深入到甘肃文化遗产的最深处,以现存古遗址、古城、洞窟等为线索隆重推出了专辑《国宝甘肃》,多角度展现了甘肃厚重而多姿的人文风采。
A跨界合作深度挖掘文物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信息
甘肃地处河西走廊孔道,史前文化遗存丰富,大量石窟、古城、古堡、古驿站、古长城构成了完整而漫长的发展序列。千百年间,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沿着贯通东西全境的丝绸之路而搏动,包容并蓄、吐故纳新,将厚重的文化遗产与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谐黏合在一起,使得甘肃肩负起传承华夏文明的天然责任。
副省长张广智在专辑《国宝甘肃》的开篇中写道:“甘肃在上古时代人文始祖伏羲‘一画开天\’,以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引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秦汉至唐代前期,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风向标。丝绸之路上佛教东传,丝绸和四大发明西去,证明了甘肃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站。保护好甘肃珍贵文化遗产,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构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对于增强中华文明凝聚力和吸引力,促进国家文化繁荣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华夏地理》是国内唯一经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授权的高档旅游地理类期刊,自2001年2月创刊以来凭借独到的深入报道反映着世界变迁,内容涵盖自然、科技、文化、历史、考古、民俗、生态、气候、动物、天文等一切“广义地理”的精彩内容,是国内第一本高品位的深度展现多元文化的杂志,倚靠雄厚的科技人文资源,深度发掘全球文化,在差异多元中展现真实的人文底蕴,力求为全球读者搜寻、呈现最鲜活的人文资讯。
与具有向世界传播信息能力的国内一流媒体合作,这对于四川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来说还是首次,对此跨界合作之举省文物局副局长马玉萍告诉记者:“这期专辑由《华夏地理》杂志社精心策划,省文物局全力配合,共同研究确定了选题内容,以全新的视角深度展示了甘肃文物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深刻、全面的阐释了甘肃肩负传承华夏文明的天然责任,既注重专业性,又突出可读性,一经问世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物的真正价值,无法和市场价格划上等号,文物的背后,一定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我们还是静下心来,观其色感其形,和她们一起徜徉于史前文明。”对于这期专辑《国宝甘肃》的倾情打造,《华夏地理》助理出版人马艳丽心中颇有感受:“石窟、古城、彩陶之外,甘肃的精华,其实在人。读完《国宝甘肃》的文字,出家门,拐进一条小胡同,要上一碗兰州牛肉拉面,伴着这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醇香,我沉醉其中。”
B西北民族走廊的“文化中国结”
河湟谷地多民族共处,多宗教共生,文化多元,和谐一体。在专辑第一篇选题《文化中国结》中,作者陈一鸣不仅以客观、真实的文字生动报道了地处高原之缝隙的西北民族走廊文化的多元性与丰富色彩,更清晰、准确的梳理出了当地民族混杂中宗教文化习俗的异彩纷呈。文中呈现的条条线索交织缠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西北民族走廊\’早有耳闻,不过真正让我对这个‘走廊\’心驰神往的人,却是川藏公路上一个做虫草生意的小伙子。”陈一鸣说:“9年前,我逐站乘班车走川藏公路。车过然乌,上来一个风尘仆仆、脸庞黝黑的小伙,攀谈之下得知小伙是甘肃临潭回民。小伙见多识广相当健谈,话题从虫草价格与港台市场的互动,到战火正酣的美伊战争,一路神采飞扬,颇解寂寞。尤其讲起汉、藏、回各民族掌故,尽管没有理论深度,但小伙子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一幅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多元共荣的文化场景。”
文章中,以陈一鸣2012年10月末在临潭、卓尼、夏河、永靖等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为主线,以当地人物的讲述和本土人文特色为依据,将古尔邦节盛况、回族青年婚礼、民间艺术家阿中文书法创作、卓尼县洮砚制作的藏族师傅、明朝红堡子百户长的家族传承等真实情景点缀其间,图文并茂的生动描绘出了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西北民族走廊”,字里行间令人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在这片土地上,汉文化、藏文化、穆斯林文化、蒙古文化等中国境内主要文化类型的相遇相交,委实打了一个牢牢实实的“中国结”。
陈一鸣在文中写道:“似乎整个‘西北民族走廊\’中的汉族都特别重视宗教建筑,青海、甘肃乡间,各种庙宇随处可见。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驿镇新修的城隍庙中的壁画,二十四孝、玉皇阎罗莫不鲜艳精美,让人忍俊不禁的是,无常嘴里还像漫画一样冒出一句用框子圈上的话,你又来了。看庙人说,这个民间画家就是当地的一个小年轻。”
C河西走廊的古城博物馆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甘肃的每座古城都仿佛穿越历史讲述着某种文明经历的生死劫难。在《中国古城博物馆》这一选题中,萧春雷以中国古城遗址最密集的地区——河西走廊为写作蓝本,以实地考察的种种切身感受为切入点,细腻入微的挖掘了农牧民族两千多年争战、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兴替、绿洲和沙漠的无常变迁在一座座古城的盛衰故事中的清晰痕迹,让那些经历了千年岁月磨砺的古城遗址,在读者们的脑海中再一次鲜活、真实起来。
“农耕民族善于种植,他们种植在大地上的最大物体,就是城池。”萧春雷文中的口吻让人感觉他仿佛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绝不是大部分人们印象中黄沙拂面的古老建筑:“游牧民族很少建城,他们逐水草而生,到处漫游。但甘肃河西走廊最古老的城堡的确是游牧部落建造的,距今2500年以前——那时候,华夏族还没有进入河西呢。”
文章中,汉河仓城、三角城、永泰古城、白虎关、黑水国城、沙州古城、寿昌城、地湾城、大湾城、康军城(骆驼城)、瓜州百齐堡、永昌骊靬城(罗马城)等一个个古老的遗址跃然纸上,摒弃了岁月的尘埃与历史的掩埋,将丝绸之路的繁荣兴衰娓娓道来。从张骞凿空到吐蕃攻陷凉州,丝绸之路繁荣了近900年,道路提升了城市。河西地区原本孤立的地区性城堡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国与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等重要文明体系交往的桥梁。
“来自远方的一支支驼队,像河流一样,源源不断运送着粮食、瓜果、丝绸、瓷器、玻璃、玉石、科技、艺术和宗教,经过河西。河西的城市见多识广,分享了世界文明的精华,也创造出自己的灿烂文化,如敦煌佛教艺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丝绸之路使这些城市熠熠生辉。欢乐极兮哀情多。连丝绸之路也是可以中断的,失去了来自异域的生气,河西地区被打回原形,变成普通的边疆。城市各自为政,仅仅是一块块绿洲的中心,顾影自怜。”在生动的文字装点下,枯燥的历史场景被鲜活的再现,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萧春雷说:“没有城池是永恒的,不是被沙漠掩埋,就是被光阴蚀平。河西的开篇正值华夏民族的英雄时代,汉武帝、张骞、霍去病、李广、苏武、班超、玄奘……他们开创了辉煌的丝绸之路,但终要谢幕,许多因素可以摧毁文明。我们的文明就在遍地废墟间生长,花开花落。谁知道那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是谁家的古城呢?”
D甘肃石窟“佛从西来,相自东传”
丝绸之路不仅输送财富,同样传播信仰。从龟兹到河西,到中原,佛教石窟逐渐在古道沿途连崖成片,形成了壮观的石窟长廊,伴随佛教一路东传。在专辑第三选题《佛从西来相自东传》一文中,萧易充分利用了大量的史实资料和图片,将世界为之惊叹的甘肃石窟文化对心灵带来的震撼和冲击完美的表现出来,令人在神游佛教文化在丝路传承的过程中重走了信仰东传之路。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地段,民族种族多元,艺术来源丰富,在佛教东传的进程中,成为沟通东方与西方、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的桥梁。”在萧易笔中,严谨近乎枯燥的石窟考古成果被通俗化、故事化的表现出来,那些被岁月隐藏在壁画、造像中的无数个秘密就这么迈进了读者的脑海,令人深刻感受到信仰的传播原来如此亲切、动人:“习惯上认为,佛教艺术的发展是自西向东的渐次传播过程,但不能忽视的是自佛教中土化以来,特别是汉末魏晋之后,由于作为统治阶层的皇家贵族笃信佛教,在平城、洛阳等政治中心大力开窟建寺,在此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早期外来艺术的苑囿,形成独特的民族化、中原化造像风格,并反哺今甘肃所在区域。”
他说:“此后,平城‘露天大佛\’的雄姿,洛阳潇洒的‘秀骨清像\’,长安崇尚的丰腴之美、大佛之壮,宛若东风般频频吹向陇东、陇南直至河西走廊地区,甚至影响了西域的佛教艺术,而江左的‘南朝四百八十寺\’,也通过巴蜀给甘肃带来了南朝基因。异域与京师,粗犷与清秀,东方与西方,在甘肃这片狭长的净土上永久流传,无止无息。”
文中刻意的穿插了丰富的资料图片,画面中这些来自炳灵寺、莫高窟、金塔寺、麦积山、天梯山、文殊山、北石窟寺、拉卜楞寺等省内各石窟的壁画、造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透过无情的岁月在这些珍贵文化遗产上留下的斑驳印记,依稀看到了香烟缭绕中的虔诚和深埋叩首中的信徒。
E莫高窟保护步入全新阶段
《百年敦煌壁画》的内容似乎本应该非常绚丽多彩,而在作者王旭东的字里行间却无声无息的赋予了读者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和回味无穷的思考,文中通过百年前伯希和拍摄壁画与现在壁画的对照,反映了百年来敦煌壁画的变化和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危机以及逐渐步入的全新保护阶段。
1892年王圆箓进驻莫高窟,发愿振兴寺庙,于是整修洞窟、重塑佛像、凿通石窟,破坏了不少洞窟、造像和壁画。之后,第16窟耳室(即第17窟)宝藏被他发现,此后接连发生的藏经洞文献的流失与浩劫,不仅是敦煌莫高窟的悲剧,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悲剧。正是源于1900年以来的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现代交通的不断发达,一批又一批探险家、学者、文人、画家、游人纷纷奔赴敦煌莫高窟。观摩考察欣赏之余,衣角厮磨、手抚笔画,甚至刻画题字、撕剥壁画、挪移塑像,加速了莫高窟的形态破坏与变化。
“莫高窟不少洞窟以往的形态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据王旭东介绍:“1908年,伯希和带领的法国西域科考探险团在莫高窟考察时,摄影师夏尔·努埃特对182个洞窟编号并且拍摄了数百幅照片,1920至1926年间,这些照片被伯希和编为《敦煌石窟》分6卷陆续出版。这些百年前的照片,给我们保存下了1908年莫高窟不少洞窟里壁画、造像及洞窟本身的形态,给后来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一百多年过去,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像变化到底有多大,图像的对比应该是最直接的说明。”
“通过对照,我们比较发现更多的是壁画的变化。”王旭东在文中流露出了深深的遗憾和难以言喻的痛心:“很明显许多壁画是从底部开始向上磨损、酥碱的。磨损的一部分是早期游客行走不经意间损坏的,这种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已经不会发生,人能接触到的壁画大多已经被玻璃屏风隔离。但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本世纪以来,游客数量急剧增加,已从1979年的4万人左右增加到2012年的80万人。根据洞窟小环境监测结果显示,游客进入洞窟后,窟内温度、相对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升高,因此游人增加对壁画彩塑的损害是潜在的。”
王旭东说:“随着中国文物保护理念的提升和文物保护技术的进步,近年来,莫高窟已从过去的被动式抢救保护向主动的预防性保护阶段迈进。敦煌研究院正在全面开展预防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数字化永久保护以及风险预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将会把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F8000年彩陶华夏文明滥觞的族群符号
甘肃东部自1920年以来出土大量彩陶,反映了马家窑、齐家等多处早期文化遗址,可以说甘肃东部亦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专辑《国宝甘肃》的末篇《文明滥觞的符号》中,作者邵晓平以安特生与甘肃彩陶之间的那段真实历史为引子,清晰还原了对彩陶文化与价值挖掘过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沿着时间的轨迹用细腻的笔风转述了诸多亲历者的感受,完整的讲述了彩陶文化谱系在甘肃的接续完整之路。
文中描述到,在大地湾遗址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惊艳般地发现了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时间长达3000年之久的新石器文化。主持大地湾遗址发掘工作的郎树德感慨地说:“从1978年8月开始试掘,到1984年暂告结束,大地湾的发掘工作持续了7年之久,即便如此,我们也仅仅探及了这座史前文明宝库的小小一隅。”仅此一隅,已经完整地窥见了仰韶文化在甘肃境内承续交变的清晰脉络;而且,通过在大地湾一期文化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彩陶,寻找仰韶文化渊源的探索出现了接近破解谜底的实证条件。
“彩陶文化谱系在甘肃接续完整,涵盖多个人类族群,其历史跨度之长、影响范围之广、文化类型之丰、交变承续之紧、艺术成就之高当属中国乃至世界之最。”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贾建威、甘肃省彩陶研究会会长瞿金叶、鉴藏家王海东、地产商杨学成、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程金城……邵晓平将这些方式、方法不尽相同却与彩陶同样密切的人物在笔下巧妙的“搭配”了起来,在众说纷纭中充满自豪的宣告了甘肃彩陶文化研究的惊世成果:“无论是借助历史记忆来回溯甘肃彩陶的考古进程,无论是通过具体器物来感知甘肃彩陶的文化魅力,也无论是管窥思想图景来拓展远古彩陶的研究路径,最终的结论总归是简单的:甘肃仰韶文化(包括大地湾、师赵村等前仰韶文化)是发育中国文明基础要素和核心要素的母体,甘肃马家窑文化(包括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是发育中国艺术本质特征和基本风格的主体;而甘肃齐家文化,借助青铜文化的外力,最终使得中国文明‘瓜熟蒂落\’,傲立东方。”图片翻拍自《华夏地理》
卓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卓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