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非遗”保护:守望精神家园

甘肃日报 2013-03-20 08:40 大字

环县皮影  李 健

唐 卡  本报记者 郁 婕

庆阳香包绣制

全力建设国家级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非遗”保护:守望精神家园

8年甘肃“非遗”传承与保护之路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甘肃省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内陆,地处黄河与长江两大系的上游,处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处,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横亘全境,自古就是中国中原联系西北乃至中西亚的咽喉和纽带,是中西文化、经济交流的必经之路。甘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类型多样,资源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具有代表性与显著特色的文化资源星罗棋布。这方古老、神奇、美丽的热土,养育了勤劳、智慧、朴实、善良的甘肃各族儿女,也孕育和催生了灿烂辉煌的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环县道情皮影戏、松呜岩花儿会、莲花山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兰州太平鼓、土族史诗《格萨(斯)尔》、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永昌“卍”字灯会、河西宝卷、甘南藏医药、西和乞巧节、兰州黄河大水车制作技艺、文县傩舞“池哥昼”、泾川西王母信俗、肃南裕固族服饰及民歌、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等,无不表现着甘肃55个民族、2560多万各族群众世代生生不息、繁衍进步的历史足迹和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心路,证实着甘肃45.44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厚重和博大精深,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被毁弃;部分非生产性非遗项目,特别是特殊人群或以家庭传承的项目传承乏人;保护工作机制尚不完善,从省到部分市、县还没有独立的保护工作机构和人员编制,尚未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保护工作队伍,保护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加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

2004年10月,甘肃省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组织开展了全省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00多条,收集整理了一大批图片、文字、视频和图谱资料,奠定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础。

自2005年开始,在文化部的安排部署下,围绕名录申报,全面展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名录保护体系。

201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后,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转入立法保护阶段,进入理性化保护时期。甘肃省注重制度建设,着力于规范化保护,突出重点,强调效率,特别在保护专项经费的申请方面实行申报制,选择科学合理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通过采取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使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构建起了符合甘肃省省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在甘肃省走过了近8年的历程。8年来,甘肃省在探索中保护,在保护中逐步规范,全省各地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来打造,当作地方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发展,借助市场推动非遗保护,运用市场开拓非遗保护途径,在保护方式、保护内容和保护机制上进行创新和拓展,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经验。与此同时,甘肃省积极探索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机制,制定出台了相关办法,对传承人的认定、管理、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并给予传承人一定数额的补助经费。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了一批专门的传承基地、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传习所。为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甘肃省还举办了一系列展示、展演、宣传活动,并积极参加成都国际非遗节等活动,重点宣传展示了甘肃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截至目前,甘肃有国家级名录项目61项,省级名录项目333项,市级名录项目811项,县级名录项目2422项;有450名省级传承人,41名国家级传承人;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环县道情皮影保护中心(皮影雕刻)和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庆阳香包绣制)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全省共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专著199部,字数达到4450万字,拍摄视频专辑795部,时长为6.12万分钟,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87个,年接待观众近200万人次,建成各类传习所487个,年培养传承人6.6万人,建立各类项目保护基地69个,开展收集、整理、挖掘和保护工作,专兼职保护人员达到380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得到有效弘扬。

陇原大地上的“文化活化石”

“花儿”

“花儿”是流传在我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它是当地民众的口头音乐表达,在民间传承演唱了500多年。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影响的“花儿会”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2009年,甘肃的“花儿”同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的“花儿”一起,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格萨(斯)尔

《格萨(斯)尔》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长的英雄史诗,它源于藏族,广泛传播于蒙古族、土族、裕固族等很多民族之中。《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土族《格萨尔》就是在藏族《格萨尔》的深刻影响下产生的一部以韵散结合体形式说唱的长篇史诗,主要流传在甘肃省天祝县及青海省互助县、民和县境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名。

庆阳香包绣制

庆阳香包绣制是一种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手工制品,它形成于黄帝时代,成熟于舜命禹制作衮服十二章的“衣绘而裳绣”时期,唐宋时期民间已有绣制并佩戴香包的习俗,清朝最为盛行。庆阳香包绣制品不同于苏绣、湘绣那样细腻、华丽、温柔、明快的特点,而独具黄土高原那原始、粗犷、古朴、神秘的风格。香包有丝线锦缎制的、有透雕玉质的、还有极少镂金的。它是中国远古文化科学的历史缩影。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011年,获得了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称号。庆阳香包绣制品广泛分布于庆阳八县区,刺绣能手达10多万人。目前,已评选出了23名庆阳香包绣制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传承人1名,省级传承人2名),126名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366名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环县道情皮影戏

环县道情皮影戏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形成,皮影雕刻大致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三个阶段。环县皮影雕刻技艺广泛流布于环县及周边地区,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造型极为丰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镂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环县皮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价值;珍贵的民间绘画和皮影工艺美术价值;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历史见证价值;体现当地民众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价值。现有国家级传承人2名,省级传承人2名。

甘南藏族唐卡

“唐卡”,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译,是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唐卡”多在纯棉布上绘制,也有在羊皮上绘制而成的,用各色绸缎镶边,面上罩有薄绸和装饰飘带,下端有黄铜和白银装饰的木轴,以便卷展。画幅大小不一,大者几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点一平方米。它的绘画颜料多为矿物质和金银等。

“唐卡”画的构图也极为别致,整个画面不受太空、大地、海洋、时间的限制,即在很小的画面中,上有天堂、中有人间、下有地界。还可以把情节众多,连续性强的故事,巧妙地利用变形的山石、祥云、花卉等构成连续图案,将情节自然分割开来,使它形成一幅既独立而又连贯的生动有趣的传奇故事画面。

“唐卡”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藏民族民间和宗教艺术均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具有可供世人观赏和收藏的价值。

夜光杯雕

酒泉夜光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据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彩夜照。冥冥出杯于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满于杯中”。“夜光杯”因其“若倾酒入杯,对月照映、熠熠生辉,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

生产夜光杯的原料祁连玉开采自平均海拔4000米的祁连山中,石材质地细腻,纹理天然,色泽鲜艳。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曲》也描述了西域酒泉夜光杯的特色。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酒泉夜光杯加工的历史非常悠久,见于史料的记载真实可考的始于唐朝。据《新唐书·地理志》载,肃州出产玉石,又名噶巴石(今夜光杯原料),其琢器早就著称于世。生产夜光杯要经过选料、钻棒、开坯、切削、冲、碾、拓、掏、磨、抛光、烫蜡等三十多道工序精雕细磨而成。2006年8月酒泉夜光杯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

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传统的手工艺制品。长期以来,它是维系整个保安族生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保安族经济文化的命脉。纯手工打制的“保安腰刀”,具有典雅精美、经久耐用等诸多特点。腰刀由刀体、刀柄、刀鞘三部分组成。刀体是反复锻打的精铁再加淬火而成,坚而不脆,韧而不屈;刀柄一般有护口、平罗(直线罗纹)、弯罗(曲线罗纹)、盖子等组成。多用上等红、黄铜片、铝片、牛角、赛璐珞等材料合成,打磨后便色彩斑斓、犹如彩锦;刀鞘多为铁鞘铜箍,还有铜鞘铁箍。

折花刀是保安腰刀家庭中最灿烂的一枝奇葩,折花刀的花纹是传统工艺打造而成,主要有流水纹、梅花纹、折射纹和雪花纹等。这些花纹都是经过反复不断的折、拧、锻打而形成的,可谓千锤百炼,而不同的手法又可以形成不同的花纹但又无一雷同。折花刀的刀柄由护口、小把、平落、骨朵、弯落、盖噶等组成,做工复杂。所用原料有:精选牛角、牛骨、红铜、黄铜、铁、梅花、铅等。刀鞘由铜皮做成,照样板裁下后,经手工卷、铐、焊、揎、磨光,然后要打钉压条、箍、牙飞、秫秫、转挂,最后插进木鞘。

1972年,周恩来总理曾将一把精美的保安族腰刀作为礼物赠给外宾。2007年保安腰刀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

洮砚制作技艺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维料、设计、制璞、雕刻、配盖、磨光配合等。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本版文字资料由甘肃省文化厅提供)

新闻推荐

卓尼县尼巴村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卓尼县尼巴村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本报卓尼讯(记者赵梅通讯员侯文儒)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尼巴乡尼巴村入围,这是甘南州唯一被列入中国传统村...

卓尼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卓尼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