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洒向社会“大家庭” 记马鞍山市离休干部赵亦农

马鞍山日报 2020-08-07 03:17 大字

余热洒向社会“大家庭”

——记马鞍山市离休干部赵亦农

赵亦农,原马鞍山市金属制品总厂一位普通的离休干部,一名党龄71年的共产党员。离休36年,他始终默默奉献、甘守清贫乐助人。没有人知道他向社会“大家庭”捐资多少,没有人知道他帮助社会“大家庭”多少孩子完成学业,没有人知道他为多少困难家庭送上温暖的救急款。“不值一提、不要记、不要让受助人知道。”这是赵亦农每每捐款时吩咐社区、学校、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挂在嘴边的话。

花山区委老干局办公室主任吴世军,从相关部门的账本记录中不完全地统计,仅2012年至今,赵亦农就向社会“大家庭”捐款30余万元。

赵亦农的低调无声,默默奉献,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温暖着社会“大家庭”里的你我他。

记者 刘芳

一片丹心,我和党融在了一起

“我和党融在了一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我。”赵亦农对党、对社会“大家庭”怀有深沉的爱。“入党时我宣过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人要守诺,我向党、向人民作过许诺,那就要去遵守、就要力所能及地去做。”

1929年,赵亦农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妈妈带着他逃过荒、挨过打的苦难日子,让他对贫困刻骨铭心。家里穷,没有钱上学堂,村里教私塾的先生是远方亲戚,免费收了他来识字。“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先生都会悄悄地从怀里掏一个面馍给我吃,让我不饿着肚子读书。”深知贫困家庭的孩子求学难,赵亦农学习很刻苦。私塾先生资助他上初中,赵亦农穿的是补丁打补丁的衣服,同学们都住校,只有赵亦农天天往返数十公里早出晚归,因为家里拿不出他中午的口粮。“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上初中时的朱朝彦老师,他一直默默地帮衬我、呵护我到毕业,还推荐我去做了语文老师。”“1949年6月,我考上了阜阳联合学校,家里拿不出钱,是学校免了费用才上了学。这期间,我有幸结识了共产党,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带领人民建设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我也不可能和老伴住进养老院安度晚年。”

其实,在过去特殊的年代,赵亦农曽遭受错误的处理。从1960年开除党籍、降工资、下放劳动,到1978年恢复党籍。整整18年的时间,“没有人收我的党费,也不能参加党组织活动。我和党是融在了一起,谁也开除不了我。”赵亦农在银行以“丹心录”为名悄悄开了户,每一次向“丹心录”存款就是自己在交党费。整整18年,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整整18年,没有间断一次缴纳党费。恢复党籍后,赵亦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存在“丹心录”里18年的特殊党费,呈交给原马鞍山市经工业局组织科。

济贫助困,甘守清贫乐助人

2020年7月,马鞍山遭遇历史罕见的汛情,多个乡镇受灾,部分房屋被洪水淹没,不少群众都转移到安置点……赵亦农从报纸上看到、电台听到后,再也坐不住了,他请养老院的会计帮忙,带上7000元退休金到慈善总会捐款。

两个多月前,老人做了白内障手术,还在恢复期,可济贫助困赵亦农一点也不含糊,慷慨解囊。“我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到防汛一线去,但能通过捐点钱,为正在蒙受水灾的群众尽一份微薄之力,我心里踏实,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不记得了。”是赵亦农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人低调、不善言辞的赵亦农,他所说不值一提的济贫助困的捐款,实在是太多太多,他所说不记得的时间跨度也是太长太长。早在1954年,淮河发大水,每月工资只有27元的赵亦农,留下9元生活费后,就将工资捐了,这是他第一次捐款。数十年来,淮河洪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四川汶川地震、抗击新冠肺炎……每一次面临危急时刻,赵亦农都在第一时间慷慨解囊,一千、二千、五千、一万、十万……“这么多年捐了多少钱不知道,我的收入大部分都捐了,不值一提。”

可社会“大家庭”的你我他,记得赵亦农的无言大爱。2004年,《马鞍山日报》刊出一篇《请帮我的孩子留住光明》的文章,报道两兄弟同时考取了高中,因为营养不良,患上青光眼,治疗费需上万元。赵亦农看到这则消息震撼了,立即拿了10000元送到报社:“快交给他们,孩子的眼睛比什么都重要”;2000元捐助患尿毒症的含山县居民乐家金儿子;3000元捐助白血病患者黄某某做干细胞移植手术;6000元捐助患骨癌的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11岁女孩;3000元捐助塘西街道宁南社区生活拮据的徐家母女……这样的捐助举不胜举。

捐资助学,为困难学生圆梦想

今年91岁的赵亦农和94岁的妻子黄文秀,五年前住进了姚家寨养老院。妻子是从小学老师岗位退休的,身患多种疾病,与轮椅为伴。赵亦农2001年膀胱癌手术,每天也是药不离口,还要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

平日里,赵亦农和老伴的生活非常节俭。早餐都是自己做,很简单,一个馒头、一块萝卜、两块山芋,中晚餐基本上是一菜一汤,以素为主。“我有衣穿、有饭吃就满足了。能在养老院安度晚年,我很知足。”

赵亦农家并不富有,父母都在农村生活,父母在世时,赵亦农每个月都会寄点钱孝敬父母。他对自己三个孩子却要求极严,上大学的孙子想买笔记本电脑用于学习,赵亦农鼓励孙子勤工俭学自己买。

生活节俭的赵亦农,平日里用钱都算计着花,可是捐资助学非常大方。2019年3月,赵亦农向慈善总会一次性捐款10万元,用于困难学生的助学助困。“少年强、青年强,国家就强。能够帮助困难家庭的孩子完成学业,是我最愿意、最高兴做的事。”

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数十年来,他跑社区、跑学校、跑慈善总会,寻找需要帮助的学生。数十年来,他资助的困难家庭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百余人次。数十年来,他捐资助学的同时,还经常和学校组织困难家庭的孩子们到新华书店买书,孩子们自己挑选好需要的书,由他付款。赵亦农经常鼓励孩子们:“一本好书,一生财富”。

那一年,得知人民社区一个父亲失业、母亲疾病缠身、全家依靠低保生活的家庭,孩子考上大学正为学费发愁。赵亦农当即决定资助这个孩子,为了让被助者安心接受资助,他委托人民社区党总支将1000元现金送给孩子,每学期开学之前都委托社区送去600元现金,直到孩子大学毕业;那一年,慈湖乡贫困家庭王学生考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家里凑不齐学费,赵亦农当即捐助2000元,并承诺每年捐助2000元,直到孩子大学毕业;那一年,一家夫妻俩都是聋哑人、靠种几亩田生活的农村贫困家庭,儿子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赵亦农感触良多,因为自己的小儿子和媳妇也是聋哑人,他知道残疾人的生活艰难。赵亦农捐助2000元,使这位聋哑人的孩子顺利上学报到。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全市“十佳道德模范”、全市第一届“最美离退休党员干部”……光环之下,赵亦农百感交集:“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来自社会,都是得到了别人的帮助。能够让别人走出困境,这是我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九旬高龄的赵亦农,眼睛依然炯炯有神,他身上那股热情和干劲,一如既往。

新闻推荐

7月29日起新区1路公交线路优化调整

【本报讯】7月29日起,兰州公交集团对新区1路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新区公安局(原新区管委会)始发站不变,行驶至纬四经...

舟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舟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