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的生活 绚丽的内心——读王琰诗歌的一些感受
我喜欢王琰的诗。它短小精炼,读起来轻松愉快,又能给人启示和抚慰,容易激发人的想象和联想,容易使人进入某种境界,产生共鸣的愉悦。其诗具有朴实、虔诚、辽阔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王琰出生在甘南,工作在兰州,生长生活在大西北,对这片土地极有感情,传递给读者的是信心和自励。甘南是一块美丽的地方,有牧场和森林,又是众河之源,具有浓郁的宗教气息,这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生于斯、长于斯的王琰血液中流淌着诗歌气质,地域性、民族性和个性融合成她诗歌的基本点。用诗歌表达对故乡的爱,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生命的体验。“十万尊佛/自西方来/途径一座又一座慈悲的高坡/雨水留下来/青稞按照女子的模样婆娑生长。”(《西藏短句》)在群山环绕的舟曲大峪沟,“随便过来一个人都像是古代将军的后裔/衣钵传自诸葛。”(《舟曲大峪沟》)一种昂扬的情趣渗透到她的诗歌里,“怀揣暴力和速度/因酒而兴奋的夕阳/光线变幻/辽阔的荒野无处安放我的欲望/戈壁啊/风车风平浪静的旋转已变成了电。”(《风车》)风能变成电能才能照亮人们的眼睛,美的感受转化为诗时才能照亮读者的心灵。王琰的诗歌能够照亮读者需要光明的内心。敢写西部的人必然有一种穿越戈壁抵达绿洲的气质,因为它需要足够的底气。
王琰诗歌观察细腻,体验深刻,表达准确生动,“人们惊叹我们长大了/没有人知道我们长大是因为成长的无趣。”(《柿子》)“父亲和母亲都出诊的时候/白天,我们兄妹三个站在桌子上哭/夜晚,我们兄妹三个抱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哭/哭着哭着没有眼泪了/就长大了。”(《出诊》)这样的诗歌传递出的是亲情和对故乡的眷恋,读者易于理解,也易于被感动。有时候觉得她的内心过于干净,一尘不染,清澈透明,不敢再用想象去触及。“我把自己埋进半房子的刨花/我要嫁给木匠/我要拥有一房子新鲜好闻的刨花。”(《木匠》)我本人当过木匠,至今喜欢木头的气息,也喜爱刨花,但无力把美丽的刨花变成诗。王琰做到了,她发掘出我想挖掘而无力挖掘的诗意美,传达出美好的信息,感染和愉悦每一位读者。她的这类诗歌具有温馨甜蜜的一面,读了格外舒心,朴实却又深沉,真诚而又机智。
西北干旱少雨,地域辽阔,植被稀少,天空干净,即使是诗歌也需要虔诚和宽阔的怀抱来拥抱她,“榆树是一路向西的绿色的佛”(《向西》)天鹅的水面需要月光一样的手才能抚摸。她不是温柔的农家小媳妇,是一家报社的副总编,她的内心激荡着时代的风云,流淌着奔腾的河水,“云是城头猎猎的旌旗/大赦天下总是好事”(《紫禁城》),“我很久没有读《离骚》了/你遇到这位三闾大夫了吗”(《我的桌宰时代》)具有胸怀天下的理想,大气磅礴。锻打金属的声音在她的诗歌中有响亮的回音,铿锵有力,惋惜折花刀工艺的失传。有柔的一面,也有硬的一面,刚柔相济,王琰的诗歌就是如此。为了爱情她“满手鱼腥”,放弃了诗书,但她依旧热爱三闾大夫的《离骚》,生活在矛盾之中,是一种情感的纠葛和理想的追求。爱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一个人不可能完全靠精神去生活,无论有多高尚都不行,但一味沉溺在物质中就无诗可言。正像她自白的“诗歌居住在世界的另一边”,你无法脱离现实生活的沉重,你更无法舍弃精神的方舟。无论你舍弃哪一方,都难以生存下去。生命的需求并不是生活完全能够给予的,它的满足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王琰不回避现实,而是面对和超越。她的诗歌成熟稳健而飘逸浪漫。知性与理性结合得自然,读者能听到灵魂潺潺流淌的声音。在她笔下,生活本身就是美。身世、环境、成长、工作、生活,这些都自然而然地进入她诗歌的领域,她很轻松就能捕捉到生活的美,命运的美和亲情的美。她的敏锐使她的诗歌绚丽多姿,坚实的生活又使她的诗变得厚重。
王琰诗歌题材广泛,更多的是西部生活在内心的折射。置身其中,体验深刻。诗歌是一种热爱,没有爱就没有诗歌,对生活、亲情、自然、精神所拥有的热爱与向往是诗歌诞生和成长的母体。她热爱西部,热爱家乡,热爱亲人,这决定了她诗歌创作题材的选择和情感的流向。这样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感受、体验和挖掘,都源于生命本身的追求。末句往往是王琰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它不仅提升了诗歌的境界,也产生强烈的震撼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耿】5月18日、19日,天水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李晓峰、纪委书记焦三童带领医院办公室、医务科、团总支相关人员和中医内科、脾胃病科、骨伤科、针灸科和推拿科专家一行10余人赴甘南...
舟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舟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