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兵米五科: “我替战友看到了好光景”

陇东报 2019-08-04 00:59 大字

实习生 米静 唐晓庆 本报记者 闫慧

如果时光可以被“收纳”起来,米五科前半生最壮烈也最自豪的那段人生,就是存放在这个巴掌大的小木匣子里的一段往事。

他将木匣里的物件轻轻取出,硝烟、战火、热血的气息从中弥漫开来。一枚庄严的党徽,一本有些破损的退伍证明和几张老旧的黑白照片就是全部。

米五科今年86岁了,虽然很多记忆日渐模糊,但在他眼前牺牲的两位战友的名字,他至今没有忘记。“都过去了,我替战友们看到了现在的好光景。”米五科说。

参军入伍

米五科出生在宁县焦村镇西卜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中排行老二,弟兄4人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庭生计,和父母一起种地、砍柴、放牛放羊。

“我是1958年入伍的,当时听说县上在征兵,给家里人打了个招呼,就步行30多里地,到县上征兵处报了名。体检合格之后,我连家都没来得及回,换上军装就直接坐部队的卡车去了宁夏。”对于当年当兵,米五科记忆犹新。

本以为会像父母一样围着黄土地转一辈子的米五科,凭借着一腔热血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这一走就是整整6年。如今回想当初参军时的情景,米五科说:“那时候年纪小,也没见过外面的世道,也不知道害怕,更不知道战场上的残酷。”

为了让新兵尽快适应部队生活,进入战斗状态,部队首先安排他们在宁夏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体能训练。“训练非常苦,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而且是风雨无阻,晴日里晒起一层皮,雨天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泥水糊住眼睛、灌进嘴里都是经常的事。尽管条件不好,训练艰苦,但我们这些兵从来不后悔,都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5个月的急训结束后,米五科被编入甘南902部队骑一师二团五连四排二班,进驻甘南夏河、合作一带执行剿匪任务。

“那时候甘南土匪多得很,时不时就下山抢老百姓的粮食、牲口和钱财,甚至还会伤人,搅得当地老百姓不得安宁。我们一追,他们就到处跑,来回流窜。”就这样,米五科和他所在的部队跟这些土匪开始了长达6年的拉锯战。

艰苦岁月

甘南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段,境内草原广阔。1958年,甘南发生武装叛乱,叛匪烧杀抢劫,破坏桥梁公路,伏击运输车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为地处高原,甘南天气多变,经常风雨骤至,昼夜温差大。“夏天牛虻和蚊子特别多,个头大,我和战友们就用雨衣包裹住头和脚,才能勉强睡个踏实觉。冬季非常冷,部队里又缺少干柴,为了取暖,我们就去拾牛粪,把鲜牛粪抹在枯草上,晒干后用来烧火取暖。”米五科回忆说。

甘南的生活条件特别艰苦,而且物资供应短缺,在甘南和土匪“打游击”的6年时间里,他们靠的是糌粑和燕麦炒面来填饱肚子,由于交通不方便,一些生活物资运不进去,还要靠飞机往下投递。

那时候,部队还经常会受到土匪的袭扰,所以就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得时刻提防着。

“我们住的是军用帐篷,一个帐篷里住七八个人,因为土匪的行踪不定,所以我们打到哪里,帐篷就扎到哪里。有一次,部队迁移遇到暴雨,山体小面积滑坡,帐篷没法搭,但第二天还有任务,我们就在背风的悬崖壁下睡了一宿。当地的土匪比我们更熟悉地形,他们抢完东西就跑,然后躲进山里、林子里就不见踪影,加上出没的时间不定,所以我们必须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对抗。” 米五科仍能真切回忆起当年行军、宿营的情景。

亲历战斗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在入伍期间,满腔热血的米五科经历了多次战斗,战场上的危险和残酷让他至今难以忘却。

“就在一个下雨天,40多个土匪突然冲下山,把生产队的牛羊全部抢走了,部队命令我们追击。接连几天下大雨,很多地方都出现坍塌,山路特别滑,很难走。当时土匪已经跑上山占据了有利地形,从高处射击,我们一时半会冲不上去,双方一直僵持在那里。当部队发起第二次冲锋的时候,我和前面的战友从泥里爬起往前冲,只听见一阵枪响之后,我前面的战友就倒下去了。”

米五科不停地喊着战友的名字,但他们永远也听不到了。就在那次战斗中,米五科失去了两位亲密的战友。“孔林海和田总明,他们牺牲的时候才20岁出头。”战友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他的心里。

和战友一起共患难的日子最是难忘。“以前的生活和现在真的是没法比,那时候家里都穷,也上不起学,所以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到了部队之后,部队干部就抽空教我们读书写字。笔和纸很少,大家就相互借着用一用。实在没有的,全靠脑子记。”

在部队的几年时间里,米五科从斗大的字不识一个,变成了能读书看报的“小秀才”,表现突出的他于1961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甘南藏族居多,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军民相处很融洽。米五科说:“谁家有人生病,部队的医生就赶过去为他们诊治,谁家牛羊生病了,我们也会过去帮忙照看,藏族乡亲还把自家的牛奶送到部队来。”

珍惜今天

1964年,米五科响应国家号召退伍返乡务农。

“我回来的时候,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一家人住在沟边边的窑洞里,每天能吃上红芋就算不错了。”

回到家乡之后,米五科从来没有跟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在战火中入党的他事事走在前,全心全意帮着队里搞生产。

米五科担任生产队长时,带领全队200多人种地打粮。生产队有300多亩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一亩地最多能产出200斤左右的粮食。为了能多打些粮食,他带着乡亲们整日辛苦劳作,自己则是上工最早下工最晚,干得多拿得少。“那个年代,人们都是缺吃少穿,肚子都填不饱,在战场上我们要往前冲,搞生产建设也要带头往前干。”无论在战场,还是搞建设,他信念不变。

之后,米五科又承担起为生产队放牛放羊的任务,队里的5头牛和30多只羊都由他照管。每天天不亮,他就把牛羊赶到山沟里吃草,直到晚上七八点再把牛羊赶到圈里,才能回家吃饭。

在村里,米五科性格开朗,为人随和,从没和谁红过脸。自己没上过学,所以他经常教导后辈要好好读书,现在家里已经走出三个大学生,这让他感到非常欣慰。

如今86岁的米五科,与家人们一起享受着美好幸福生活。他感慨地说:“比起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我能从战场上回来,能看到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我真的很知足。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定要懂得珍惜,努力上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米五科说。

新闻推荐

甘南州纪委监委组织开展2019年第一期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活动

本报合作讯近日,甘南州纪委监委组织112名党员干部,走进甘南州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甘肃省合作监狱开展2019年第一...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