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艺志在艺道——记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美术系副教授安庆吉
安庆吉的专业是中国画,多年来,他的教学总是和传统经典讲读紧密结合。他认为要树立艺品,首先要提高人品,学会做人。
安庆吉中师毕业后又考入大学,师从已故水彩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张阶平教授,为先生入室弟子。如今,身为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美术系副教授,省美协、省书协会员,省中国画协会、省水彩画协会理事,他的山水、写意人物、花鸟等题材的艺术创作在省内外有相当影响,但是,他最热爱和倾注心力的还是美术教育。
安庆吉崇尚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操,甘做人梯,乐于奉献。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老师,更应该具备渊博的知识,除了自己所学的美术专业,还要有相关姊妹艺术专业和人文、自然学科的知识。另外,正派、高尚的人格和友善、热情的态度也是一名优秀教师赢得学生敬重必不可少的要素,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安庆吉的美术教育突出强调以德为先。他要求弟子首先要做一个能够“立”得起的人。他每课都要引经据典,向弟子传递古代仁人君子修身的要义与故事。他常给弟子讲:“书法不是写出来的,画不是画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天分高,灵性足,学养厚,志虑纯者,下笔便有高格,多加技法练习,可有大气象,纵写横画,无不如意。猥琐之辈,学识浅薄者,即使日写万字,月绘千画,也很难达到高境界。”做人要有德,与人相处要有礼,“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他说土豪腰缠万贯,暴发户往往得意忘形,颐指气使。但是,骄奢淫逸的人从里到外永远透着一个字:俗。
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他说,中国历史上鲜见真正以艺致富的艺术家,历数朝朝代代的艺术珍品,它的主人大多穷困潦倒又执着一念。面对弟子中一些人不重学养、行为乖戾、形象怪异的现象,安老师谆谆教导:画的质量好坏与画画之人头发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也与着装没有关系。头发长短、衣着潮否只表明个人爱好,它无关画家自身在专业方面的成就,否则大画家就该出自长辫子女人、时尚界阔佬了。
安庆吉现在向艺术系开设必修课“美术教育”,面向全校开设选修课“养生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两门课的教学上,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做法,就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笔墨是中国画最突出的表现,离开笔墨,中国画的独特性及其高度便随之丧失。书画是中国文化的精华,要学习书画首先要打好文化的底子,研读《四书》《五经》。
安老师的美术专业教学也别具特色。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对艺术的开悟出发,认为兴趣是学习艺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他教育弟子也从点燃兴趣开始。他认为人天性中潜藏着爱美、追求美的因子,成功的教育就是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把这种潜在的因子激发出来,使它成为一种自觉。有一次带学生去甘南夏河一带写生,他指点学生仰观峰峦出没,烟气迷离,山岚苍郁,俯察脚下飘渺,金秋丰硕,品类繁盛,不禁感念天地高阔,人事渺小,逸兴遄飞间,师生共写丹青。仿佛造化神力,谈笑间几帧水墨写生呈现眼前,生动天真又情韵浓厚。审视学生作品,安老师不禁感叹:快哉我心,快哉我意,且看我辈为山川人物写照!
如今,在教学一线耕耘了大半生的安老师,桃李满天下。他满怀深情地说:感谢上苍给了我生命和喜爱的职业,如果有来世并允许,我还要选择做教师,选择绘画为我的事业。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栎)3月7日,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2015中国自驾游路线设计年度评选揭晓,甘肃省河西走廊、洛克之路(甘南卓尼)分别荣获长线人文类和中线人文类金奖,甘肃省也成为本次年度评选大会唯一获得两项年...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