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进城20年鞋匠老刘年收入3万元手艺后继无人

鑫报 2013-08-19 13:59 大字

◇记者 吴永隆  实习生 陈东 文/图

关键词:修鞋匠   足下经济

鑫报讯8月12日9时,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九州。和往常一样,46岁的刘成英准时出现在九州甘南干休所对面的摊位上,他从摩托车上取下修鞋工具和椅子,支开一把遮阳伞,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20多年的修鞋生涯中,刘成英风雨无阻,用自己的坚守和坚持,将手头的足下经济经营得风生水起。

20多年的进城奋斗路

此时,几个修鞋的顾客已经在此等候。

身材魁梧,一脸黝黑的刘成英是临洮店子街人。19岁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城市生活的美好向往,义无反顾地进了城。

对刘成英而言,相比老家小镇的生活,省城兰州具有无限的吸引力,这里街市繁荣,具有很多赚钱机会。但由于阅历和学识有限,他起初选择了蹬人力车和黄包车的营生,每天满街跑。后来政府取缔了人力车和黄包车,他   尝试过做蔬菜、大饼店生意,然而这些经营只能“基本维持生活,存不下钱”,刘成英一直边经营边探索,希望寻找商机重新起步……

在庙滩子刘成英经营的大饼店门口,修鞋摊子生意很火,刘成英一有空闲就跑到对方摊点前取经,持续三四天时间后,他花200元从兰州和政路市场购齐修鞋设备,第二天便在鞋摊子那位师傅诧异的眼神中,在不远处支起摊子开张了。经过长时期的历练,刘成英对修鞋已经轻车熟路,口碑打出去了,回头客也多了。

8年前,刘成英将摊点迁移到九州开发区现在的地方,继续为顾客服务。

年收入3万元职业“后继无人”

“金手银胳膊。”年逾古稀的杨效兰也是临洮人,面对老乡的职业,她毫不犹豫地加以赞美。

一位家住雁滩的女士,在前往公婆家的空当,也将一大包鞋子拿到了刘成英的摊点上,她说“雁滩修鞋的有好几个,但都没有这里修好 ”。

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透露着刘成英的人格魅力,很多附近居民,都喜欢在闲暇的空当去他的摊点上聊上几句,顺便带上需要修补的鞋子。

如今,除了下雨天气,只要一开摊,刘成英就会一直忙到天黑,遇到积攒的活儿,他带到出租屋里加班加点,每天80多双鞋子的“缝缝补补”,真切地诉说着他的付出。

“前几年生意不好,一年收入几千元,现在能收入3万元。”为他扎根这座城市树立了坚定信心。如今,他将妻子和女儿接到了兰州生活。

“我很感谢这个城市,给了我打拼的机会,我很感激九州的管理部门,给了我免费摆摊的地方……”刘成英说,他一直用感恩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就目前修鞋的生意,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经营下去,只是令他有点遗憾的是,虽然“修鞋是个三两天就能掌握的手艺”,他也带过不少学徒,但目前很少有年轻人将这一职业得以继承和延续……

■寻找街头即将失传的职业系列报道之一 

新闻推荐

副食饮料厂直聘生产部男女生产工包装工搬运工各名元月

副食饮料厂直聘1、(生产部):男女生产工、包装工、搬运工各20名,2800-3800元/月+补助;2、(运输部):市区送货员20名,2800-4500元/月+补贴;长途跟单员18名,4800-7000元/月+补贴1800+150元/天...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