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重现甘肃省华夏文明的历史辉煌

甘肃日报 2013-03-06 23:26 大字

李含琳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意义重大、思路清晰、目标任务明确,措施要求具体,充分体现了中央有关文化建设的基本精神,涵盖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甘肃省开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工作、建设西部文化大省、重建历史文化辉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重大的历史意义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支撑、互补发展的统一体。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将开辟中国历史文化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新路径,探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新机制。之所以这样认识:一是因为甘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历来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战略要地、军事安全的重要屏障、民族团结的桥梁纽带、中西交流的陆路通道。二是因为甘肃的历史文化具有立体性和多样性,“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就是甘肃的生动写照,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黄土文化、民族文化等交相辉映。三是因为近年来甘肃省的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开发进展迅速,文化建设已经迈上新的台阶。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了GDP的1.4%,后续发展潜力极大。四是因为甘肃省从党委和政府到社会各界已经做好了为华夏文明传承顺利推进的主要工作,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单位经营方式转型、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文化建设的制度和法规、文化传承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甘肃各级政府战略决策的基本要素。

明确的指导思想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总体方案提出了甘肃省今后开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完善法规制度,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核心作用,加快构建政府、社会、企业等协同保护传承体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传承中加强创新开发,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将历史优秀文化培育成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支撑力量。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了国情、省情和现实条件,提出了甘肃省今后传承工作的几个切入点:一是要求认真做好文化资源的整合、组合、梳理工作,按照总体思路有序推进开发和传承工作的进行;二是强调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经济实体的参与,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将市场机制引入传承工作,使得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三是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理念,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使历史上的优秀文化成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支有生力量;四是明确文化人才的战略定位,指出文化人才和文化科技是支撑传承工作上水平、上档次的关键因素,强调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五是突显了文化精品意识,倡导要以开放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市场的手段,着力创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甘肃特色的文化精品,用文化精品高水平传承华夏文明。

宏伟的发展目标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对未来目标进行了科学的预测,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以上,到2020年将甘肃建设成为全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基地、西部现代文化创新发展新高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目标预期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充分考虑了甘肃省的基础条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有比较充分的速度保证。根据统计,近年来甘肃省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4.7%以上,高于GDP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6%—17%,四年可以实现翻一番。二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有非常充分的政策保证。2012年5月甘肃被授予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13年1月国务院又批复了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甘肃省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支持文件,制度和法规建设迅速先行。三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有明确的阶段性实施措施。方案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分为两个阶段,2012年—2015年为第一阶段,目标是重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以上。2016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目标是大多数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展示,形成较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四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有基本的条件保证。目前甘肃省已经形成了举全省之力推进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局面,文化系统文化体制改革任务顺利完成,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建成使用,一批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进展顺利,文化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正在形成。

科学的规划布局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作为指导。甘肃省在这方面已经根据调查与研究,制定出了详细周到的建设规划,这个规划的重点包括“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甘肃省政府提出创建全国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宏大设想,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即“1313”工程。其合理性表现在:一是抓住了甘肃地域性历史文明传承的核心特色,这就是“丝路文化”和“丝路文明”;二是充分体现了“三点一线”的优势历史文化布局,陇东、中部与河西“三位一体”;三是13项文明传承项目和创新任务具体明确,基本包含了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历史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西部历史文明和文化大开发的深度层次提升;四是区域布局突出了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省上已经明确提出要加快敦煌文化产业园、兰州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4个省级园区以及动漫、影视、古生物化石、地质景观、旅游演出等30个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在敦煌、兰州、庆阳、甘南等地建设一批文艺创作基地。

充分的项目支撑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这次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方案的制定、相关政策的出台、规划和空间布局、对策措施选择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务实、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这是因为,不仅全省各方面对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意义非常理解、指导思想非常明确、目标和规划非常到位,而且有实际的、充分的和完整的项目支持作为保障条件。一是在省委和省政府的最高决策层面明确提出了传承和创新的“六大工程”,包括实施精神引领工程、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产业振兴工程、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兴文工程等。二是在总体上将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重大项目区分为两大类,即以保护传承为主的文化事业项目和以创新发展为主的文化产业项目,分类实施建设方案;三是在建设中一定要保证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之间、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区域文化大发展与国际文化交流之间的关系。四是采取政府财政保证和社会投资引导的方式,保证相关项目的正常实施。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教授)

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   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新闻推荐

省红十字会发出募捐紧急呼吁

本报兰州4月21日讯(记者宜秀萍)面对芦山地震造成的严重灾情,省红十字会今天发出募捐紧急呼吁,呼吁甘肃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捐款捐物,帮助当地群众渡过难关。省红十字会公布了募捐热线:0931-48...

甘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