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上的春运故事
2020春运观察
1月10日,一年一度的春运正式拉开大幕。年年回家路,年年路不同。这几年,四川交通精彩“变脸”,越来越多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延伸进贫困地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正成为带动老乡脱贫的大道,成为通向全面小康的大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春运首日,我们走进新建铁路、高速公路和新开动车沿线上的小城小站,倾听那些平凡却真实可触的回家故事,走进故事背后那些交通带来的出行和发展巨变。透过小站春运这扇窗,感受这场奔向团圆的抵达,和面向新年美丽未来的出发。
动车通了
包工头跟着“绿巨人”来了
●点位:成都至巴中动车沿线平昌站
□本报记者 唐泽文 袁城霖
“第一次从平昌坐动车回重庆,心情有点激动。”1月10日早上7时,平昌站检票口还没开,鞠朝林就和很多旅客一起,等候在大门外。
他们等待的是当天8时08分开往重庆的C5831次列车。这趟列车于去年12月30日起在平昌站停靠,结束了平昌到重庆没有动车的历史。
工程承包商鞠朝林是重庆涪陵人,刚在平昌拿下了一个建筑项目,“两年建成,项目收益还可以。”
收益不差,但起初他并没有打算接手。当时,鞠朝林有两个项目可选择,一个在重庆,一个在平昌。重庆项目收益相对低些,但离家近;平昌项目收益好些,但距离远成本高。鞠朝林算了一笔账,平昌项目用工人数100人左右,之前工人坐大巴往返,“回家一趟需 8小时左右,往返花费超300元。工人们一个月来回一次,路费每月超过3万元。”
“如果不是动车开通,我可能就选择做重庆的项目了。”鞠朝林说。动车开通后,他和员工回家,可以坐动车到重庆北,再换乘动车到涪陵,4小时左右,费用单边不到100元。“今后接工程时就可以优先考虑平昌。”鞠朝林说,等到手里的项目理顺后,将重点在平昌寻找其他项目。
与其他乘客不同,鞠朝林随手只有一个公文包。他说,原本也想带一些土特产回去,但仔细想想,坐动车这么方便,哪里需要带很多东西,“想吃,坐动车过来就行,吃最新鲜的!”
动车的开通,也给平昌站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平昌站副站长刘荣说,当天送行和到站的乘客预计将超过3000人。刘荣做了一个统计:2018年11月至12月,平昌站日均发送旅客496人次;去年10月25日,开通到成都和重庆的动车后,11月至12月,日均发送旅客量为870人次,同比增长75.4%。“尤其是下午的车次C5785,从巴中至成都在达州不停靠,直接经停平昌,客运量增长很大。”刘荣说。
临近春节,平昌站的客流量增长更是明显。当天,仅C5781这一趟车,就有超450人从平昌站上车。“这几天的发送和到达旅客,日均流量在3000人次左右,是平时的3倍。再过几天这个数据会更高。”刘荣说。
近日,平昌站和公交集团开了协调会,公交集团将根据列车到站的时间节点增加公交车和出租车频次,为到站旅客下一步出行提供便利。
雪域归乡路
“忐”途变“坦”途
●点位: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
□本报记者 侯冲 王若晔
1月10日上午10时45分,蒙蒙细雨中,两辆大巴车缓缓驶入雅康高速天全服务区。车门刚打开,顾不上遮雨,嘎玛曲珍冲向服务区的食品售卖点。烤得焦香的鸡腿、黄澄澄的玉米、红油油的椒麻鸡,让这位藏族女孩口水直冒。
“早上4点多就起床了,早饭都没顾上。”嘎玛曲珍啃下一大口玉米后,告诉记者。
嘎玛曲珍来自康定,是遂宁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这次,学校统一包车,送120多名甘孜学生回家过年。他们中,最远的要赶一天一夜的车才能到家。为节约时间,这趟回家旅程从凌晨5时就开始了。
嘎玛曲珍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至今已读了三年。嘎玛曲珍是四川省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培训学生。2017年9月,她第一次走出高原赴遂宁上学。两年多来,她多次往返于遂宁与甘孜之间,心情也有了很大变化——从“忐忑不安”到“坦然平静”。
嘎玛曲珍刚去学校报到时,车子在大山间绕来绕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晕车的她只有死死攥住塑料袋。这趟求学路给当时年仅16岁的她心里留下了阴影,“一想到放寒假坐车回家就犯怵。”
不过,嘎玛曲珍的担忧很快成为多余。当年春节前回家时,雅康高速二郎山隧道已经贯通,客车15分钟就“飞”过二郎山。虽然隧道里没啥风景,但她还是一眼不眨地盯着窗外。“又快又稳,想晕车都难。”
啃下一根玉米,嘎玛曲珍有些口渴。她到旁边雅康高速返乡服务点打了一杯热水。正在服务点执勤的工作人员张鑫告诉记者,服务点今年元旦后就设立了,有热水有药,为来往旅客提供方便。
天全服务区开通两年以来,张鑫最大的感受就是车越来越多。尤其春运期间,服务区内车位有时都不够停,他还得帮着保安维持秩序。
走进服务区,最显眼的就是扶贫产品专区,琳琅满目的商品整整摆了一面墙。超市工作人员介绍,扶贫产品中,卖得最好的是一款牦牛乳饮品,“可以缓解高反,是旅客进藏首选”。
喝下一罐牦牛乳,嘎玛曲珍笑着说,“尝到了家的味道。”11时,雨小了一些,大巴车开始鸣笛,提醒学生们该上车了。临别前,嘎玛曲珍说,今年毕业后,她准备回到家乡的镇上工作。“当上老师后,我要用自己亲身经历鼓励孩子们,走出去才有未来。”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的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1月10日,临近中午,记者在嘎玛曲珍的朋友圈看到一段视频。视频里,大巴车刚穿过二郎山隧道,车上的歌声再次响起。跟她第一次回家过年时比,提前了3个多小时。
嘎玛曲珍日思夜想的家,快到了。
高铁通了
路近了,可常回家看看
●点位:成贵高铁兴文站
□本报记者 王眉灵 蒲香琳
“走这边!”蒋明桂脚步匆匆,边向“售取票处”走去,边招呼着孩子。7岁的大女儿懂事地回头朝弟弟妹妹们招手,小跑着跟上爸爸的步子。
1月10日下午3时许,蒋明桂要带着孩子们搭乘经停兴文的D1825次动车到广州,时间只剩不到半小时。取乘车凭证、过安检,进入候车室,他才放下左手提着的挎包,脱下背上高过头顶的登山包,靠在椅子上缓缓吐了口气。
为啥不在家过年?“想趁过节多挣点钱!”蒋明桂坦言。
2018年才摘掉“穷帽”的兴文县,以前是国家级贫困县。10年前,家在县城附近的蒋明桂和爱人远赴广东打工,多年打拼存下点积蓄,在广东省中山市开了个小店。异地他乡,打拼不易。这些年,孩子在老家上学,由老人帮忙照看,他和爱人一年回来一两次。过去,兴文交通不便,蒋明桂回趟家要坐20多个小时的长途客车。这次,为了尽早赶回广东照理小店,蒋明桂往返打了个“突击战”:凌晨6时从佛山西坐动车出发,中午12时就到兴文;回家吃过午饭,带上自家和弟弟家共4个孩子,下午从兴文出发,晚上10时到广州南再转车到中山,晚上11时就可到住处。
当天打来回,以前想都不敢想。“高铁通了,方便太多了!”蒋明桂告诉记者,去年12月16日成贵铁路开通后,他特别关注了铁路部门的微信,密切关注兴文到广东的动车车次,梳理出这条“最佳路线”。交谈间,蒋明桂摩挲着手上的4张乘车凭证,欣慰地说:“以后争取每个月都能回来一次,多陪陪他们。”
15时38分,当D1825次动车从兴文站发出后,车站旁的小土坡上,一名穿着红棉袄的小男孩开心地喊:“爷爷,高铁来了!”
男孩叫王钰博,今年4岁半。这天,他在外打工的父亲王洪将坐高铁回家过年。一年没见父亲,王钰博很兴奋,吃完午饭就闹着爷爷王国彬,“到火车站等爸爸”。
16时29分,D1856次列车到达兴文站。“你爸爸到了!”听到爷爷说,王钰博急切地踮起脚不停张望。背着大包、提着行李箱的爸爸王洪出现在面前时,王钰博却腼腆起来,低头摆弄玩具枪。王洪一把抱起王钰博,他咯咯地笑个不停。记者问他新年有什么愿望,他低声地说:“我想爸爸过了年也不走。”听到这里,王洪眼眶有点发红,他想了想,指着又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安慰孩子:“高铁通了,爸爸回家的路就近了,以后会常回来看你和爷爷!”
兴文站春运值班员李倩文介绍,成贵高铁开通以来,兴文站日均客流量2000余人,春运期间预计日均客流量将超3000人次。
新闻推荐
甘南玛曲通用机场项目建设需占用玛曲县昂格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土地,我县拟对玛曲县昂格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玛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玛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