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绿色欢歌 □记者 马保真 张继元

甘南日报 2020-01-08 08:59 大字

编者按:

日前,本报记者随“陇原环保世纪行”甘南组委会采访组,走进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以“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为主题,对相关地区在着眼绿色发展的探索和努力,做了实地深入采访。

甘南州位于甘青川三省结合部。这里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长江重要支流的发源地,中国版图上一颗翠绿的天然宝石,也是一个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宝地。近年来,甘南州着眼于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监督加强环境治理,形成了以法治为基、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保护环境长效机制。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目标,使甘南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水,对于这个蓝色的星球来说,意味着两个字:生命。

治水工程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更是造福百姓、功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看着黄河水变得越来越美,玛曲县干部张磊打心里感到高兴。

“黄河上的新桥就要建成了,设计得非常漂亮,桥下水面变得清澈,不但各种有鱼儿,还有野鸭、白鹭,每到周末我都来这里,让我感到心旷神怡。”张磊说,他希望能继续加大治水力度,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扎实推动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享受水清岸绿的优美生态环境。那么,问题就来了,玛曲县治水方面是如何做的?

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攻坚战

今年以来,玛曲县围绕污染治理,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防洪治理等重点工作,积极打响碧水保卫战,下大决心、花大力气,不断改善河流水质,推进污水治理,剿灭黑臭水体,扎实推动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2019年玛曲黄河水文站监测的黄河含沙量,已经从80年代的每立方米含砂2.6公斤下降到现在的每立方米含砂0.8公斤,足足减少了1.8公斤。黄河从入玛曲时的38.91亿立方米到出玛曲时的147亿立方米年径流量增加108.1亿立方米,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184.13亿立方米的58.7%。

玛曲县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制定了《玛曲县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了《玛曲县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源一策”整治工作方案》以污染治理为重点,强化源头控制,严格落实各方责任大力引导全民参与,基本形成了“政府统领、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水污染防治新机制。

玛曲县还积极开展治理黄河塌岸沙化、草原沙化和土著鱼保护工作。实施黄河干流防洪治理工程,建起了黄河两岸沙化隔离带,探索出机械沙障+植灌+人工种草+封育的流动沙丘,封育+人工补播补植的中度沙化草原等有效治理模式,并总结编制推广实施了《玛曲沙化草场治理技术规范》。

通过落实草原补奖政策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牧民群众已普遍意识到保护环境、减畜种草的重要意义,牧民自发组织和民间环保组织不断涌现,成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

采日玛乡乃尔玛尕玛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根据草场利用率、平均产草量、草场面积确定载畜量,采取人工种草、科学养畜、专人监督和超载罚款的办法,积极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取得了良好效果。玛曲县欧拉乡牧民卓玛加布,13年来倾注大量个人精力和30余万元积蓄,带领本乡群众义务开展草原沙化治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全力截污减排治污水

当前,污水处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吹响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

近年来,甘南州各县市通过污水处理厂及城市污水处理管网建设,大力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改雨污水错接漏接,确保污水全收集,杜绝污水直排河道,进一步提升一江三河河流水质。

经过治理后的黄河两岸沙化隔离带。

沉淀池中的污水正在变清澈。

新闻推荐

关于玛曲县昂格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范围调整的公示

甘南玛曲通用机场项目建设需占用玛曲县昂格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土地,我县拟对玛曲县昂格布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玛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玛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