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看基层新变化】三位藏族老人的绿色见证
本报记者赵梅
每天起床后照看院子里依墙栽植的云杉,是玛曲县欧拉乡班禅新村65岁老人尕布的必修课。
这棵云杉是9年前尕布的弟弟从临夏买来的,当时只有30厘米。长到1米多高的时候,他移栽到自家的院落里,如今云杉已近3米高了,蓬勃的绿色延伸到了墙外。
在尕布老人的日常生活中,什么事都可以省略,但照顾云杉不能省。这棵云杉见证着村庄的沧桑巨变,也倾注着他的心血,承载着他的绿色梦想。
欧拉乡党委书记财布周告诉记者,在平均海拔3500米至3800米之间的玛曲县,少有松树成活,尕布老人的这棵云杉是村里唯一一棵松树,它的茁壮成长无疑是个“奇迹”。
记者前来采访时,尕布正仔细察看云杉的长势,修剪枝叶。他说,除了照顾云杉,他每天还要绕着村子将周边的垃圾捡拾到垃圾箱里,参与村里组织的集体清扫。
以前草原上饮料瓶、瓜子皮随地可见,牛羊误食塑料袋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今,在尕布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草原的垃圾不见了,大家的行为习惯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更让尕布欣喜的是,学校也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环保教育,不但向孩子们传播环保知识,还在周六组织捡拾垃圾和清扫活动,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良好习惯,共建美丽草原。现在,他四年级的孙子贡保扎西经常会在课余时间跟着他去做“义务环卫工”。
“这个垃圾箱里的垃圾最好分类一下,把塑料瓶分拣出来。”在迭部县电尕乡电尕村,73岁的杨格桑对村干部闹交说。每到一个县城,杨格桑都要察看垃圾箱设置,详细了解当地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存在问题,随后再将这些问题归类总结后进行反馈。
杨格桑是甘南州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他爱好爬山,退休后和其他爱好者成立了登山协会。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他发现草原上垃圾多了起来,花花绿绿的塑料袋、饮料瓶触目惊心。2010年,在杨格桑的倡议下,甘南州环境保护协会成立,原来的登山爱好者变成了环保志愿者。
几年时间,他们走遍了甘南的山山水水。每到一处,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捡拾垃圾,或简单分类后就近处理,或将不能降解的饮料瓶、塑料袋带回市区,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在捡拾垃圾的同时,他们还走村串巷,以发放宣传单、讲解等形式,引导农牧民群众改变乱扔乱堆放习惯,并将森林乱砍滥伐、草原植被破坏、河沟污水排放、矿山违规开采等情况实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转2版)
(接1版)
截至目前,他们捡拾垃圾总量达6吨,仅去年1年,清理的废弃物就有1吨。
“以前街道上和草原上粪便、垃圾遍地,现在甘南的城乡垃圾处理已经走在了前列,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杨格桑说,自去年甘南州大力推行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在碌曲县尕海镇尕秀村采访时,桑吉嘉木措老人一边整理货架上的饮料一边感叹道。他说,以前在牧场上逐水草而居,帐篷里雨雪天寒冷阴湿,生活非常艰苦。2005年尕秀村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他家终于结束了游牧生活,开启了定居生活。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今年年初尕秀村被列为甘南州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和旅游专业村,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子变公园,住房现代化,更让桑吉嘉木措高兴的是,他家成了尕秀村首批打造的34户“牧家乐”之一。
桑吉嘉木措告诉记者,如今,旺季时牧家乐天天游客爆满,最多的一天收入近4000元,到现在营业额快6万元了。桑吉嘉木措一个劲地感叹道:“没有环境整治和旅游专业村的打造,我过不上现在的好日子!”
新闻推荐
8月13日,九色甘南香巴拉·玛曲第十一届格萨尔赛马节在甘肃玛曲开幕。玛曲是中国名马河曲马的中心产地,自古以来就有举办赛马大赛的传统,2012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中国赛马之乡”。近年来,格萨尔...
玛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玛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