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卓妈妈” ——记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教师卓格草
草原上的“卓妈妈”
——记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教师卓格草
本报记者 赵梅
通 讯 员 李虹雨
初春的玛曲,寒气尚未褪去。在玛曲县第二寄宿制藏族小学,藏族女教师卓格草正在检查教室卫生,新学期开始,她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26年前,卓格草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远离家乡夏河县,来到玛曲县欧拉乡任教。从此,她迈出了追求梦想的第一步,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卓妈妈”。
“教孩子多认一个字,他们的将来就会不一样,多教出一个学生,玛曲草原就会不一样!”卓格草说,她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让孩子们用知识改变命运、建设家乡。
当年,她刚满20岁,当踏上三尺讲台,面对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双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时,她便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些孩子教好。怀揣信念,她在艰苦的条件下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从那时起,卓格草白天上课写教案改作业,课余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晚上钻研从各处搜集来的学习资料,从藏语的字母、汉语的拼音、数学的数字重新学起,用各种方式给孩子们传授知识。
如今,卓格草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然而当初学习普通话对于从小使用藏语的她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那时候,卓格草坚持跟着收音机学普通话,几年下来,不仅她教的孩子们都可以用普通话交流,连我们也跟着她学起了普通话。”同事才让东智老师说道。
教书是她的梦想,育人是她的使命。多年来,卓格草的心时时刻刻和孩子们在一起。 (转2版)
(接1版)
教孩子们洗脸、刷牙、叠被子,给孩子们洗衣服、做饭、凑钱买学习用品,教孩子们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卓格草一直是学校里最忙的人,在校园里走路都带着小跑。正是这股努力劲儿,使她所带的班成为学校里的模范班级。
“我希望草原上的孩子们有一天能带着我教给他们的知识走出草原,看看外面的世界。”卓格草深情地说。
26年来,她带了11届毕业班,她带的班级在全县名列前茅,尤其是2010年度,她所带的六年级毕业班汉语文及格率达91.8%,创玛曲民族教育历史新高。
26年来,她亲身经历了玛曲县教育事业的变化,从以前的帐篷小学到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从以前的简单学科教学到现在的全科老师多媒体教学,草原上的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以前教学环境艰苦,草原上的牧民逐水草而居,上学的孩子大部分都要住校,捡牛粪生火取暖是我们的‘必修课\’。”有一次,卓格草捡完牛粪下山时,不慎脚下一滑,连人带牛粪滚落山下,疼痛难忍的她放声哭了起来……第二天,带着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卓格草依然微笑着站在孩子们的面前。
“这些年,牧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卓格草说,她将继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美丽草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新闻推荐
全省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行动启动本报兰州4月12日讯(记者吕宝林)“保护母亲河·共筑绿色梦——甘肃省2014年青少年生态环保实践行动”今天上午在兰州启动。活动号召全省青少年积极投身身边小环境的...
玛曲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玛曲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