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潭:产业扶贫铺富路

甘南日报 2018-11-29 09:10 大字

本报临潭讯(记者张成芳)临潭县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结合各地村情地貌与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坚实支撑,铺就群众脱贫致富路。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脱贫,充分发挥临潭县耕地、草原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藏中药材、高原夏菜、杂交油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牛羊养殖、育肥,促进产业精准脱贫。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各种药材年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2亿多元,为2万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0元。全年出栏牛羊15万头(只),产值1.53亿元,为1.5万多户养殖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自2014年以来,全县有37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农牧业产业脱了贫,占已脱贫人口的46.8%。

强化扶贫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县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有2家企业获得州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认证。2017年底,全县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家。发展户保、庄稼汉、雯商、农盛、国盛民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85家,创建县级示范合作社115个、州级示范合作社18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0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

强化品牌建设促脱贫,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深入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原夏菜、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的无公害种养殖,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品牌,拓展特色农畜产品外销渠道,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目前,已注册中药材、蔬菜、小杂粮、牦牛藏羊、鸡蛋、土特产等特色农产品12类26个商标。全县认定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3个,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8个,认证绿色食品1个。在全县5家“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追溯试点,实行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地准出制度。将全县871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纳入到县级追溯平台主体信息库进行管理。

新闻推荐

甘南州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

本报合作讯(记者杨晓飞)10月25日至26日,州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合作召开。会议分别由州人大常委...

临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