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话今谈发展
□刘桂芳
上世纪的1978年,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时,我只不过还是一个三四岁的懵懂孩童,在那个生我养我的小村庄里,感觉我真是“自由祸害了”10来年。那时,下河摸鱼捉虾,上房掏雀儿揭瓦,今天把西家正打浆的麦子打成了席片,明天又偷摘了东家的西瓜……总之,刚满10岁的我倒有七八年是不让大人省心的,而我却是乐在其中,至今都觉得那些日子是我最自由快乐、无拘无束、此生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
童年是快乐的,但那时国家经济还比较困难,粮食定量供应,一件衣裳常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吃食更是如此,很多家里,一年四季能吃一次白面镆,那都是极不容易的。记得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母亲提前去集市买两个月饼,我们家里姊妹多,她怕我们会一哄而上一次吃完,便把月饼装在柳条编的篮子里,然后在屋子的顶棚上垂一支挂钩,把装了月饼的篮子挂在挂钩上,每天母亲会给我们每人切下一小块,这样便可以持继几天都可以有月饼吃,只是苦了我们这些眼巴巴瞅着只能流口水的“馋猫”。当然也有破规矩的时候,我会在母亲出门不在家时,拿了椅子放桌子上,再拿了小凳子放椅子上,我再小心翼翼地爬到小凳子上,便可以颤颤巍巍地够到月饼了,于是便可以美美的解个馋,母亲回家发现了,也只会把篮子挂的更高些,于是那美食篮子便也是越升越高。
记得那些年出门大多都是要靠步行的,若哪家有辆自行车,便能看得多少人眼红。
在我10来岁时,父亲给我们全家报上了城镇户口,我们便举家去了千里之外的高原异乡——甘南合作,也算是进了城。然而那时的合作正在建设中,到处都是荒草滩,楼房很少,只有盘旋路口的百货大楼,算是当时这座城镇最大最豪华的商场了吧,但也只不过是个二层楼罢了。
那时,虽已有了少数班车,但道路却都是砂土路,坎坷不平,运输条件很差,作为偏远地区的甘南来说,要想吃个新鲜蔬菜水果,也很不容易。冬天来临,大雪纷飞,当地出产蔬菜很少,只有靠单位的卡车,在兰州临夏等地,拉来白菜、萝卜、大葱、洋芋……那时为了存放这些蔬菜,家家户户都是要挖一个地窑来储存,否则,冬天就难熬了。
后来,班车多了起来,虽然仍是土路和砂砾路面,但毕竟各县之间也通了班车,可去趟省城兰州仍得7个多小时,那时,我已初中毕业,考上了兰州的一所中专学校,于是每年开学或是放假,都要经历这7个多小时的颠簸。那时班车不好,路又难走,我又晕车,确实吃了不少苦头。再后来,我毕业了,分配到甘南州的临潭县工作,那已是1995年了。合作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楼房修了起来,虽说不太高,但已有了城市的模样,街道也逐渐繁华起来,商铺超市更是一个接一个,买菜购物已是十分方便。交通也有了很大改善,然而通往临潭县城的公路依然是土路或砂砾路,车辆通过时便会尘土飞扬,班车上的人也会大沾其光,每每去上班,母亲总要将我收拾的干干净净,可是每次到了县城,下车便又会变得风尘仆仆,灰头土脸。
就这样,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地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40年改革开放,从改革春风吹起,到吹遍华夏大地,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而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发展的痕迹,高楼大厦正在平地而起,上楼有了电梯,道路交通从以往的人背畜驮,到现在的摩托、汽车、火车、高铁、飞机……即便是私家小车,也已经进入多数家庭,省城兰州也不再是遥不可及,周末去省城逛个商场也不是什么难事。由于交通的便利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以前的吃饱到现在的吃好,由以前量的满足到现在的质量为主。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新鲜的各类瓜果蔬菜应有尽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五颜六色的各类服饰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高速发展的40年,当时代的车轮奔驰而来,当改革开放的大潮漫过甘南草原,甘南不再是蛮荒之地,甘南正沿着那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平坦大道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
“电灯、电话、电视机,有了电,真方便,电的好处说不完”“楼上、楼下、电灯、电话”……30多年过去了,但我依然清析记得曾和小伙伴们摇头晃脑地读着这样的课本。这些梦想早已实现,只要有党的好领导,以后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甜,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本报临潭讯近日,临潭县委巡察组分别进驻了王旗镇、八角镇、三岔乡及九个县直部门,就巡察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部署。...
临潭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临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