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甘泉润民生
□记者张成芳陈建强
回首过去的四年,最幸福、最温暖人心的是什么?
就业、社保、维权,事事牵着百姓情;为民、便民、利民,时时挂着群众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享受幸福,逐步健全完善全县社会保障体系,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已经成为临潭的发展主旋律。
打造服务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能找到现在这个电工的活,在当时想也不敢想。在去年的农民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我参加了电工技能培训,掌握了电工技术,有了一技之长。”临潭县术布乡的王世雄看到乡里的同龄人纷纷外出打工,也动了心。可他一无技术,二无特长,外出打工只能干最苦的体力活,为此参加了农民工免费技能培训。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拿到了电工技能证书,进城务工,一年收入好几万,生活比原来好多了。
“十二五”期间,临潭县全面贯彻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促进就业的整体功效,提升就业服务能力,优化就业服务质量,努力降低城镇登记失业率,抓落实、抓推进、重实效,城乡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就业局势基本稳定。“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65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8%以内。
通过“三支一扶”,“进村(社区)”,特设岗位教师,省招基层工作人员、公务员、交通协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临时聘用2002年中专毕业生和紧缺专业教师,跨地区就业“金桥工程”,开发公益性岗位等多种途径,自2010年以来解决了2102名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极大地缓解了全县就业压力。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模式,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将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能力培训结合在一起,2010年以来全县共有9340名农民工参加了技能培训,6077名农民工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为外出务工人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打下了坚实基础。
加大劳务输出走上富裕之路
石门乡三旦沟村的张红彩,经政府介绍每年都去新疆拾棉花,2011年拾棉花挣5000多元,2014年拾棉花挣8000多元,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张红彩高兴地说:“国家政策好了,政府为我们老百姓找了挣钱的路子,有党和政府在背后支持撑腰,我们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临潭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县内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落后,全县目前共有城乡劳动力8.1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达4.1万人。针对县穷民穷、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等实际,该县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把劳务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方向,打造劳务品牌,积极培训扶持,加强有组织输转力度,认真做好输出前的信息服务、输出过程中的组织服务和输出后的跟踪管理及维权服务,不断加大劳务输转力度,稳步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和维权工作,引导全县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累计劳务输转22.5万人、创劳务收入28亿元。
维护合法权益增强和谐稳定
“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让我们拿到了10万多元的工资,这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政府为咱们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感谢党、感谢政府。”临潭县羊永乡西石沟砖厂的农民工赞不绝口。
为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大力推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该县人社部门深入到用工单位进行工资检查活动和合同履行情况大检查,目前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88%。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职业中介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规范了职业中介机构的中介活动和用人单位的招工行为,人事劳动争议案件结案率逐年提高。“十二五”以来,累计为181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297.92万元,有力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织就管理体系加大覆盖面积
“现在不但新农合能报销药费,还能领到民政部门发放的医疗救助金!”长川乡长川村村民杨尕平高兴地说。他患病住院总共花去5万多元,出院后除新农合报销外,民政局还为他发放了6500元的救助金。
“十二五”期间,该县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截至目前,全县社会保险参保总人数达115917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90002人,参保率达98%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16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594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865人,全县工伤保险参保3473人,失业参保人数达到3364人,生育保险参保达到2901人。
“党的政策就是好,自从我参加了医疗保险后,看大小病都不用花钱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咱老汉是越活越有精神了。”新城镇的李建华老人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临潭讯近日,临潭县编制办在县职业技术中学举办了全县法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暨网上登记业务培训班。此次培训共涉及全县131个法人事业单位。会上,学员了解了如何利用软件在线完成事...
临潭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潭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