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西北地方传统元宵节的别样风俗

兰州晚报 2011-02-14 18:47 大字

临潭万人拔河(资料图)兰州花灯平凉舞龙(资料图)酒泉传统社火——地蹦子

宋人周必大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

民间传说中把元宵称为“汤圆”,是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猜灯谜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

“”是各地元宵节中最主要的一项活动。据兰州市文化局研究人员介绍,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

据《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随着时代发展,各地灯市已经和年俗结合在一起,成为民俗活动中最热闹的一个节日了。北方的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在我国西部的一些地方,每年的正月十五除了举办各样灯会外,还增加了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传统社火内容。 

吃元宵

民间素有“宋时汤圆隋时灯”的说法。《上元竹枝词》谓之“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江水淘。见说谁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有研究者认为,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民间流传着因周勃、陈平去除了呂室的势力,而日子刚好为正月十五,汉文帝为紀念此日,往后每年到民间与民同乐,并且把此日称为元宵节,至汉武帝时、司马迁在太初历中把元宵节列为民间节日之一。北方的元宵宋时称为牢丸、浮圆,南方则称汤圆、圆圆、团子。

据有关史料记载,“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舟曲民俗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欢度此节,各地民俗大同小异,而甘南舟曲县却别具一格。

每年元宵节,舟曲县城大街小巷,每隔几米,就写一道彩门,道道彩门上面又以长杆铺架,把各彩门连接起来,彩门上束扎着松枝翠柏,其间悬挂着五光十色的彩灯,门两楹镶贴对联,整个小城松棚连翠,灯火辉煌,姹紫嫣红,是一座不夜城。

舟曲历代文风甚蔚,不少才子举人,书法称誉省内,元宵节期间,更是舟曲人泼墨挥毫、激扬文字、大展才华之时,因而,此时的舟曲小城更是楹联的厅堂,书法的宝殿。无论机关单位,还是百姓人家,门门对联呈祥,家家喜气洋洋。

舟曲元宵节还有更热闹的一处戏,即“十九迎婆婆”。

正月十九这天,远近群众云集舟曲县城,逛寺进香观灯,徜徉于翠枝掩映、千灯争艳、诗圃画苑、楹联呈双的松棚灯街上,都想一睹“婆婆”的风采。“婆婆”即舟曲县城四街两关各寺庙里供奉的十六位“九天圣母子孙娘娘”。传说正月十九这天,子孙娘娘要出巡散福,迎“婆婆”即是迎接子孙娘娘来赐福。是夜,各寺庙的群众把盛装的“婆婆”神像用轿抬于隆庙山与其他“婆婆”汇合,然后,十六位“婆婆”的轿子由本村人拥戴着按名次、道路排列,依次缓缓下隍庙山进城。进城后,家家门前陈香案、供品,每迎一位“婆婆”,其家必然放鞭炮火花几串,并敬轿夫烟酒,以示虔诚迎道。藏汉群众,特别是少妇争抢“婆婆”轿上的荷色,钻轿底求福求子。十六位出巡散福的“婆婆”各自由乐队开道,随后是童男童女和手持各种器具的仪仗队,很是威风。此活动一直进行到凌晨三时半,天将亮时,“婆婆”们便被招到各自的寺庙,重又盘坐莲花台上。至此,舟曲的元宵节方告结束。

临潭万人扯绳

在甘肃临潭县,每逢元宵佳节都要举行传统的扯绳活动。“万人扯绳”已经成为当地春节期间最为壮观的一项民俗活动了。

据临潭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万人扯绳”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汉、回、藏民族,参加人数达八万余人,其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不已。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晚上举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赛前各自将绳捆扎成头连、二连、三连、连尾(俗称双飞燕)。据介绍,临潭县万人扯绳活动中的扯绳总长1808米,总重约8吨左右。

据了解,临潭县的万人扯绳活动已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春正月,洮州(今临潭)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计之,英军至洮州旧城。英部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地。因此,留戌。”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留传下来的历史源渊。以至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既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扯绳,也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据《洮州厅志》载:“其俗在西门外,以大麻绳挽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于大绳之中,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为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为上古牵钩之遗俗。”那时扯的绳,是各户捐来的麻绳,尚且“鼓噪声可撼岳”,可见当时扯绳场面之壮观……

临潭县城的“万人扯绳”活动是县内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在近年来的元宵节,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人数之众多,更加呈现了亘古未有之盛况。当地文化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临潭县城元宵节“万人拔河”活动在参赛人数,扯绳的重量、直径、长度上不仅是历史之最,也堪称世界之最,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新闻推荐

日前西固新城镇新维路社区组织辖区名岁以上的老

本报讯 日前,西固新城镇新维路社区组织辖区40名65岁以上的老人到兰维医院参加社区、医院联合举办的“关爱老年人身体健康免费体检活动”。社区六个小区共210位老人及离退休...

临潭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临潭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