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牧村的美丽蜕变 ——合作市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纪实

甘肃日报 2016-08-17 09:33 大字

农牧村的美丽蜕变

——合作市开展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赵梅 通讯员杨琳

宽敞整洁的硬化路户户相连,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藏族民居点缀山间;农牧民或在凉亭下聊天,或在广场健身器材上锻炼,与田野间盛开的格桑花、油菜花,构成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美丽画卷。

改造房屋、铺设道路、修建广场、种植绿化带、清运垃圾……盛夏,走进合作市的农牧村,随处能感受到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我19岁嫁到达洒村。以前村里到处是土堆,地上尽是牛羊粪便,没有路灯,住的是土坯房。现在,村里环境大变样了,修了道路和广场,装了路灯,整个环境整洁多了。我家里也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和热炕,干净又方便。村里还有了幼儿园,孙子可以就近上学了。”71岁的勒毛才让老人笑着说。

达洒村地处当周神山藏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区内。2015年以来,借助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整个村庄告别了以前的脏乱差,蜕变为清新别致,散发着浓郁藏族风情的美丽乡村。

“市里整合生态文明示范村项目资金736.38万元,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富民产业、环境卫生整治等方面推进新农牧村建设。硬件条件好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愿望比以前更强烈了,今年达洒村‘物流集散中心\’‘民俗村\’‘旅游接待中心\’等农牧民自筹自建项目先后审批。村里还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市上又投入5万元办了藏家乐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好。”达洒村村委会主任道尕说起村里的变化,笑容挂在脸上。

达洒村的变化,是合作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的缩影。合作市对全市自然村的发展现状、群众参与意愿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后,精心选择了25个自然村进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其中包括旅游专业村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个。建设名单敲定后,委托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编制规划,完成了25个村的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批复总投资概算2亿余元,实施住房特色化风貌改造、巷道硬化、文化活动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15个建设项目。

为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合作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了计划措施。实行“一个小康村、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包抓机制,确定了29名县级领导干部包抓25个村。并多次召开会议对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安排部署。各乡、街道建立项目台账,安排专人在施工现场蹲点,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和存在的困难问题。

目前,合作市2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全部开工建设,沟七峡村太阳能异聚态利用系统试点工程已全部建设完成;交代、当江、洒洒拉、上浪坎、新集、沟七峡等大部分村庄的排洪渠、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河堤、乡村舞台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粉刷、装修。各村绿化、环境卫生整治均已完成“三堆”整治、空地平整,正在采购垃圾收集箱和垃圾清运车辆。风貌特色化改造项目样板房基本建设完成,已全面铺开建设。各村均与甘南移动公司签订了光纤到户建设协议,目前部分村庄已开始建设,建成后小康村宽带将达到全覆盖。自来水入户工程和水质监测分析工作全部完成。

同时,组织合作市委办公室、市扶贫办等相关单位和各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施工单位代表,深入全市在建的25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开展调研互查活动,互相了解建设工作措施、进度、质量、效果,学习好经验、好做法。

合作市还将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结合起来,组织佐盖曼玛乡群众代表赴夏河县甘加乡尕旦拉尕村、阿木去乎镇吉昂村等生态文明示范村进行实地观摩。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评选”等创评活动,促进乡风文明。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健全环境卫生治理制度等措施,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养成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行为习惯。制作文化墙、文明宣传栏,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民心。

新闻推荐

州委督查室督查合作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情况

本报合作讯(记者王丽)11月21日,州委督查室负责人带领合作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合作城区各路段、重点区域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进行了周五定期督促检查。督查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国道213城区...

合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作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