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州卫城远眺异常雄伟壮观洮州卫城附近的烽燧新城隍庙
洮州卫城远眺异常雄伟壮观。 洮州卫城附近的烽燧 新城隍庙的戏台,不知上演了多少忠臣烈士的故事…… 洮州卫城南门上的“迎薰”二字。 半空的城砖和夯土层。 新城隍庙的“湫神”大会。 “尕娘娘”的服饰。 “尕娘娘”的头饰。 洮州卫城内几分凄清,几分古意。
洮州卫城始筑于明代,依山而建,城周长4390米,墙垣高9.9米,黄土夯筑,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卫城,1995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国务院近期核定并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洮州卫城榜上有名。
1 也许我真的应该骑一匹马来,让达达的马蹄从昔日的唐蕃古道上走过
7月24日下午从临潭返回兰州后,记者的QQ信箱里接到一份当地宣传部门传来的邮件,全文是:
“7·22”地震发生后,县文广局组织人员迅速前往各文物保护单位核查受灾损失情况,发现洮州卫城、苏维埃旧址等文物古迹受灾,造成损失约1147万元。7月24日,州局全永康局长一行来临潭查看文保单位灾情,经州县进一步核查,详细估算,造成实际损失如下:
一、洮州卫城:
围墙塌陷三处,长58米,平均高约2.2米,厚度平均4米,共510.4立方米,预计损失达360多万。
裂缝26处,约104米,预计损失达200万。
二、临潭县苏维埃旧址(洮州会议纪念馆):
围墙裂缝5处共27米,山门戏台屋瓦部分掉落,预计损失达102万元。
这让我对洮州卫城,那座笼罩在迷蒙烟雨中的古城之命运深深担心起来……
一路向南。
7月23日上午8时50分,兰工坪的汽车南站去往临潭的大巴准点出发。
在兰临高速上给我的感觉大巴是轻快如舟,在建的临合高速上却是颠簸如马。
看过了拔地倚天的米拉日巴九层佛阁,过合作市驶往临潭县的风景美丽得让我竟然生出了惆怅:也许我真的应该骑一匹马来,让达达的马蹄从昔日的唐蕃古道上走过。
你看那清亮亮的小河、黑黝黝的松林、绿葱葱的草坡、金黄色的油菜花和随风摇摆的青稞穗……
这让我想起米沃什的诗句:你走遍天涯也找不到这样的花园, 也找不到这样清澈、活泼的流水, 也找不到这样的春天和夏天。
此去被田园牧歌的景象所萦绕的洮州卫城,还是那座曾经兵气凝结的军事要塞吗?
在临潭县文联主席敏奇才的办公室,这位精瘦朴实的中年汉子谈到洮州卫城的历史时可谓娓娓道来。
他说,明时的洮州涵括了现今甘南州的临潭、卓尼和碌曲的洮河流域,它的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就是在洮州卫城,位于临潭县新城镇所在地,西距临潭县城即旧城37公里,东距岷州卫城即岷县县城60多公里。
为了拱卫它,当时的临潭境内筑有十二关,如今已名闻天下的旅游胜地冶力关也是其中之一。
这十二关有六处隘口,有六处暗门,有三十七座小城堡,有上百个烽墩。
洮州卫城被紧紧地包围在中央,这样立体的防御体系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也属罕见。
2 远观洮州卫城全貌,震撼无法言表
洮州卫城始建于汉代,当初叫侯和城,后来更名洪和。从那时到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洪和城在一千多年里总是朝夕易主,吐谷浑、吐蕃的战马不时驰骋于洮州地面,扬起战乱的烟尘。洪武十二年,朝廷派精锐部队远征西北,征服了盘踞洮州的元朝残余势力,建立了洮州卫,并将破败不堪的侯和城予以重修扩建,老百姓便称其为“新城”。
它至今经历了600多年的风雨,依然挺立于洮河之阳东陇山下,成为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
洮州卫城筑于东陇山脚下的南川,为前后城结构,半在平地,半在山坡,方位约为偏西30度,前后城由东西向墙垣从中分隔,前城取直线构筑,后城依山脊走向随形而筑,呈不规则形,最北垣筑于垂直高度近300米的山脊,下临陡坡,形势险峻。后城又被纵向墙垣分隔为东西两域,西域内包容一纵向山脊,沿山脊构筑烽墩即烽火台四座。
东陇山俗称凤凰山。对此,当地民间还有一个优美的传说。传称:当年筑城时,地点本来选在卫城以东5公里的扁都川,就在开工放线之际,突然飞来一只五彩凤凰,衔起线绳,直落东陇山。主持筑城的将军认为此乃天意,于是便将卫城改筑于东陇山脚。从此,东陇山遂被称为凤凰山。
据史料记载,新城最早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是吐谷浑十一世十四传王符连筹所建,最早命名为洪和城。到了唐代,新城是有名的“唐蕃古道”的古镇,文成公主入藏走的就是这条道。唐时,新城繁荣一时,经五代至北宋有所衰落,多为吐蕃控制。明朝初年,朱元璋皇帝出于巩固边防的考虑,命军队死守洮城。在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由西平侯沐英、曹国公李文忠在此基础上加固扩筑了该城,人们又称此城为洮州卫城。
远观洮州卫城全貌,在视觉上的震撼无法言表。整个城池不是建在空旷的平地上,而是依据了“一半山一半原”的奇特地势,前城筑在平地上,直线造型,非常规整,一道城墙从现在的新城镇横贯而过,而后城的城墙完全随山势而建,顺着凤凰山的山脊城墙逶迤延伸到附近的几座山头,不时有烽火台、瞭望台巍然耸出,如同一条不甘蛰伏欲飞的黄龙,威势逼人。
到了洮州卫城内城近处探看,它由城垣、城门和烽墩构成。
专家从形制结构分析了它和其他所见城垣的不同:山原结合,半山半原,布局严整,十分壮观;因势造型,多分区结构。城分前后,后城又分东西,前城方直,后城随形,纳山脊沟壑于城内;城内构筑烽火台多座,这在明代卫城中是独一无二;外城墙台(俗称马面)向内,这在中国卫城构筑中仅此一家;四大城门之外,另开水西门。以城门和城垣马道将内外城连为一体,使各分隔区域相通,在防卫中便于相互策应。
按照勒石的标注,洮州卫城曾经有四大城门,东为定武门,南为迎熏门,西是怀远门,北是仁和门,但历经六百余年的漫长岁月侵蚀和兵燹之灾的洗劫,最终只有迎薰门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而在“7·22”地震中洮州卫城又经历了新的考验。
记者在走访洮州卫城西门北面和南面的两家住户时发现,城墙有不同程度的裂缝。
敏奇才说,地震造成的洮州卫城受损情况,引起了甘南州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具体受损情况专业人员正在核查统计。
3 朱元璋从统一全国的战略需要出发,不仅神话了自己,也神话了身边的人
在洮州卫城,不可不去的就是处于镇中心位置的隍庙,始建于蒙元时期,它最早有个名字叫“鞑王金銮殿”据说是忽必烈南征大理时的行宫。
隍庙现存的主建筑有殿宇四座,即我们现在看到的正北大殿、东西两偏殿、山门楼台和东西廊房。均为典型的高阶深廊、飞檐斗拱、复娲瓦彩绘的歇山式木质中式建筑。
小时候听过单田芳播讲的《明英烈传》,这部由明代民间流传故事改编而成的评书,说的是朱元璋率兵起义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政权的故事,他麾下为什么云集了徐达、常遇春、沐英、胡大海、李文忠等等众多英雄豪杰、大惑不解,到后来才明白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推翻腐朽残暴的元朝统治。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这也正印证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的道理,
推翻了元朝后,这些朱元璋的猛将们并不能闲着,他们还得为稳定大明的边陲之地而继续奋斗。洪武十二年(1379年),朱元璋派平西将军沐英、都督府佥事奉国将军金朝兴率各路兵马进剿,并派曹国公李文忠往筹军事,平定了洮州的“西番十八族”的叛乱。捷报到京,朱元璋非常高兴,亲下诏谕说:“洮州,西番门户,筑城戍守,扼其咽喉。”根据这个诏谕,李文忠修筑了洮州卫城。也因为朱元璋的一句话,故乡远在几千里之外的江淮一带的这些将士们从此留在当地开荒种田,战时为兵,平时三分守城,七分屯田,后来将士们的家属迁来定居,遂在这里长住下来,成为当地的永久居民。
为了安慰大批被强制迁徙到洮州地域的江南移民,凝聚其人心归一。明朝统治者遂将常遇春、沐英、胡大海、徐达、李文忠等十八位王侯将领,按照四处方位及居住特点,按照一十八处庙宇的管辖权,把这些人间的凡人英雄分封为一十八路龙神。
这种对军事统帅敬若天人的风气始作俑者就是朱元璋,他从统一全国的战略需要出发,不仅神话了自己,也神话了身边的人。他敕命在应天府(南京)东北的鸡鸣(笼)山建立功臣庙,如同李世民的凌烟阁,供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二十一人,“死者肖像祀之,生者虚位以待”。在全国统一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将开国功臣都封为“神”,赦命全国各地立庙祭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在洮州新城镇,一场民间期盼已久、准备待蓄而发的迎神赛会活动的狂欢都会上演。他们请来的神祇,就是统领洮州地域风云雨露的十八位龙神,却是来自大明军中的徐达、常遇春、沐英、胡大海等猛将。
那些青壮年都抬着自己村寨的“湫神”到新城隍庙集中,主要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亦有祭祀先祖、怀旧祈福的意思。既有祈求,但更多带有出征前的预演,尤其是赛神就带着训练卒伍、展开争斗的军事色彩,整个过程重演了当年将士攻打城门、捕虏残部、迎战来敌的过程。
4 这样的江南,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长时间在洮州生活,来自江淮移民们的面容、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当地人的痕迹,但对江南老家的蚀骨思念,使得他们竭力在习惯服饰上顽强保留着江淮人的痕迹。四十年前的洮州汉族妇女,服饰打扮极具特色。未出阁的女孩子纤秀温婉,身穿浅蓝色齐膝长衫,散腿裤子,绣花鞋,梳独辫或者双辫。于是便有了“尕娘娘”俏皮的说法。
她们面容娇艳,梳大髻,头戴银饰镂花压鬓,发髻插满银泡。耳戴叮当作响的银饰坠子。发插流苏步摇。头顶双折对角花头巾。穿浅蓝色齐膝长衫,下穿撒花裤子并绑裤脚缠腿带。脚蹬花色艳丽的绣花鞋。若逢赶集庙会进城。身背精致的小背篓,臂挽一个竹丝提笼。走起路一步三摇,婀娜多姿。
还有一个说法,洮州“尕娘娘”的称呼和一位此地出生的明代王妃“麻娘娘”的传说有关。据说这位“麻娘娘”就是洮州卫指挥使李达的女儿。在洮州卫城建成二十四年后的永乐元年,李达接任洮州卫指挥使,至此李达及其后人经营洮州四十余年。这位以忠立身、以仁抚民的官员不负众望,一方面修筑烽墩、寨堡,除暴安良维护地方稳定;一方面鼓励军民发展生产,大力开拓茶马互市,并积极倡导教育,促进文明开化,使洮州很快出现“创墩台瞭望处处农猎,开卫学教化家家诗书”的太平景象。
李达逝世后,明朝廷工部派人在临潭新城大石山脚下修筑坟茔安葬,群众称其茔地为“李家坟”,坟城门前雕凿了石猪、石羊及人物等排列两行,树立“镇守洮州荣禄大夫佥右军都督李公墓碑”一块。李达和其后人对洮州的贡献,临潭民间用一句俗语加以总结:“先有李家坟,后有洮州城!”
据说老家在安徽凤阳的李达在洮州卫任职后,他的夫人死于水土不服,只好续娶了当地土著女子为妻,生下众多儿女。他的三女儿容貌超凡,又长于诗画女红,刺绣的荷花十里闻香,描绘的凤凰翩然欲飞,似乎可以听到清丽的长鸣。因为不亚于“貂蝉再世”、“罗敷显身”的美貌,她每次出行都会引来人群的围观甚至骚动,给她本人带来许多不便与烦恼。为此,她亲手制作了一副丑陋的麻子面具,出门即戴在头上遮掩面目,被人们呼为“麻娘娘”。
“麻娘娘”十六岁那年,永乐大帝死于北征途中,皇太子朱高炽继位,下诏全国选美。因李达系朱氏皇族同乡,圈定于选妃范畴,“麻娘娘”担惊受怕,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藏于闺阁读书绣花。没想到她特意遮掩美貌的事早已传播京城,选美钦差星夜直奔洮州,强行将她接往数千里外的皇宫,做了仁宗皇上的贵妃。只是那朱高炽体胖多病,不到一年便撒手归天,“麻娘娘”备受思乡之苦折磨,随即香消玉殒。朝廷依照她的遗嘱,运灵柩于洮州故土,工部造坟礼部致祭,按照皇妃规格予以厚葬。同时赦免洮州皇粮差役,特许洮州民居的建造参照皇族规格和式样。
由于带有江南水乡女子秀丽灵慧的传统基因。洮州“尕娘娘”们,自有“麻娘娘”名气在先,他人遂将麻娘娘的故里女人称之为小一辈的“尕娘娘”,加之面容姣好、身段苗条。五百年过去了,她们的着装打扮仍然是古时江南习俗。至今到南方江浙一带,还能很清晰地找到洮州临潭女子“尕娘娘”服饰的影子。
细雨中,我们在新城镇的街道上寻找着“尕娘娘”们的身影,却一无所获。敏奇才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物质生活的丰富,这种古老的服饰已经很难看到了。
说话间,有几位少女打着伞,穿着鲜艳的衣裙从身前飘然而过,仍然恍若古典诗词中江南的意象。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而这样的江南,随着明初军垦移民的江南应天府的一代人,被迫落居西陲洮州后再也回不去了。
永续的乡愁,是“尕娘娘”服饰中不变的芬芳迷魅。那些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越到后来的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新城镇人六百年来灵魂深处的故乡之恋。
(部分图片由临潭宣传部提供)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小雷
新闻推荐
9月26日下午,甘南消防支队官兵走进合作市第四小学,为全体师生奉上了一堂精彩生动的“消防安全教育课”。消防官兵向师生们细致介绍了火警报警注意事项、自救逃生方法,进行了疏散逃...
合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合作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