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甘南 构筑生态绿色屏障

甘肃日报 2012-08-27 00:37 大字

本报记者 赵 梅

“尕海水域面积由480公顷扩大到2100公顷,湿地面积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近日,在碌曲县尕海湿地保护区,尕海保护站副站长张勇一边观测一边对记者说。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尕海湿地经过近10年的大力保护,成了78种3万余鸟类栖息繁衍的乐园,这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的一个缩影。

准确定位生态功能

甘南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区,是我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草场过牧、人类活动加剧等原因,曾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甘南黄河湿地趋于干涸,全州近三分之二的天然草场不同程度沙化退化,重度退化草场占36.8%,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

2007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同时,国务院(2008)34号文件和中共中央(2010)5号文件,对甘南的生态功能地位进行了全面的准确定位。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南州的玛曲、碌曲、夏河、合作、卓尼、临潭六县市列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将舟曲、迭部两县列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分别承担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

生态保护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2008年,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包括生态保护与修复、农牧民生活生产设施、保护支撑体系三大基本方面、17项重点内容,批准总投资44.51亿元。

5年来,国家共安排甘南黄河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草原鼠害综合治理、青稞基地建设、牛羊育肥小区、奶牛养殖小区、农牧户养殖设施建设等6个项目,累计完成总投资16.12亿元。

“现在生活很方便,学校、医院都在家门口,还有敬老院呢。”夏河县科才乡其莫尔村牧民老者强告诉记者。

老者强居住在夏河县科才乡游牧民定居点,宽敞明亮的新房里摆放着新式家具和电器,他正计划着发展致富产业。

作为《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甘南黄河项目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完成入住游牧民14524户73708人,配套建设定居点巷道141.9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189.2公里,架设农电线路462.8公里,新建和改建学校47所,配套建设卫生室82所,新建敬老院3所。

“今年春季捕鼠6月中旬已结束,现在正准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招鹰灭鼠。”合作市草原工作站技术员王学良一边准备鹰架材料一边介绍说。

草原鼠害综合治理项目在全州6县市47个乡镇展开,通过人工捕捉、招鹰灭鼠和生物毒素灭治的方法,综合治理鼠害草场61.46万公顷。

到2011年,全州建设牛羊育肥小区暖棚4603座。同时,转移天然草场超载牲畜,减轻天然草原压力,极大地缓解牧区草畜矛盾。通过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建设暖棚651座,农牧户养殖暖棚2956座,促进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达到生态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遏制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

循环经济悄然起步

在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甘南循环经济发展已悄然起步。

2008年,夏河安多投资公司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32家试点企业之一,夏河安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成为国务院批复的全省72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45亿元,以新型建材产业园、畜产品加工园、清洁能源产业带为主业,以园区科技开发中心为依托,通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培育新型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两园、一带、一心”的总体产业布局。园区整体建成运行后,可实现年节能24.95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6030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450万吨。

今年4月6日,甘南州合作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开工奠基。这是省工信委确定的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园区集生产加工、产品研发、物流集散、产业展示于一体。 

5月6日,夏河安多循环畜牧产业园开工奠基,园区建成后将成为落实“农牧互补”和“一特四化”战略,推动甘南农牧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

甘南,正在构筑起一道生态文明的绿色屏障。

新闻推荐

省委宣讲团在庆阳甘南宣讲十八大精神

本报庆阳12月11日讯(记者先朝阳)今天上午,省委宣讲团党的十八大精神报告会在庆阳市政府礼堂举行。省委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省委讲师团团长白坚作了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

合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作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