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 做大牛产业

广西日报 2022-03-07 10:50 大字

上思县2021年经济数据 制表/侯慧斌

本报记者胡铁军通讯员韦世仙

春寒料峭,在上思县那琴乡排柳村宏飞肉牛养殖基地,一头头体型硕大的肉牛悠闲地嚼食草料,工人们忙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这里的肉牛养殖已形成产业,成为上思县着力打造的绿色循环养殖新模式,还带动当地脱贫户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上思县立足山区县的定位,围绕“山”字做文章,紧紧依托十万大山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气候环境,把肉牛产业发展作为调结构、稳增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肉牛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目前,该县肉牛存栏3.5万头、奶牛存栏800多头,年出栏肉牛1万多头,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产业支撑作用。

今日的产业规模得益于科学规划。上思县瞄准“中国氧都”“中国老年人宜居宜游县”等品牌潜在效应,结合自然生态环境良好、饲草资源丰富的先天条件和农民有养殖传统的后天优势,选定肉牛、水牛养殖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该县制定出台了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战略定位、区域布局、目标任务,按照每年递增1万头,新增存栏100头以上养殖场10家的发展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肉牛存栏8万头,出栏6万头,综合产值10亿元的目标,培育2—4个规模养殖场,打造1—2个养殖核心区以及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把“十万大山肉牛、十万大山牛奶”培育成享誉广西乃至全国的生态绿色名牌产品。

建立“奖补机制”,激发发展动力。养牛需要资金,上思县建立了“奖补机制”以激发发展动力。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整合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等方式,筹集“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牛产业发展。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对企业和农民建造栏舍、种牛引进、种植饲草、环境保护、品牌建设等方面实施奖补,对养殖户从县外新引进种牛最高奖补每头3000元,在新增繁殖牛犊、新建生态发酵床栏舍、新种牧草、粮改饲等方面予以相应补助。由政府主导投资,建好养牛基础设施出租给企业“轻资产”运营,减轻企业和养殖户投入成本压力,释放产业发展活力。2021年,该县成功引进广西雄特牧业有限公司,建设完成进境种牛隔离场项目,面积7万多平方米,一年最多可进口饲养4.5万头,已隔离饲养新西兰进口良种牛9632头。整合盘活、改造升级41个300平方米以上的民间闲置牛场栏舍,面积近5万平方米,打造一批生态发酵床肉牛养殖场。

强化龙头带动,引领产业发展。上思县以广西雄特牧业有限公司、广西水牛研究所良种水牛繁育基地(上思)为核心,通过管理模式、经验、技术等先进要素的辐射,培育提升4家肉牛养殖核心场,带动规模养殖场建设和农村适度规模养殖,推动肉牛产业链延伸发展。实行“政府+企业+银行+保险+农户”“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和联结机制,鼓励本地经济能人、养殖大户、返乡创业农民成立养殖专业实体,带动肉牛奶牛的群体养殖。吸引农民通过种植饲草、收集甘蔗尾梢和玉米秸秆、小规模养殖等方式参与到养牛产业当中,增加收入来源。引进有规模、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屠宰加工和乳品加工,补强产业链短板,形成“饲草种植—犊牛繁育—标准化养殖—屠宰加工、乳品加工—冷链物流配送—餐饮”的绿色循环产业链,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上思县2021年经济数据

全县GDP增长9.2%

第一产业增长5.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4.04亿元,增长14.8%

第二产业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3亿元,增长34.9%

第三产业增长12.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和10.8%

全县供电总量增长19.06%,交通运输企业纳税增长58.2%

新闻推荐

枫叶红 游人醉

游客在枫林中拍照留影。火红枫叶惹人醉。枫叶红了,漫山红遍、层林尽染。12月9日,记者走进上思县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微...

上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上思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