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造血”奔小康

广西日报 2020-11-27 07:25 大字

莫海瑞

“投资布透温泉返利2.4万元,入股种植山茶油分红1万元,糖厂给了3万元甘蔗技术服务费,种植甘蔗收入2万元。去年,华兰村集体经济收入为8.4万元,今年,预计达到11.9万元。”11月24日,上思县华兰镇华兰村驻村工作队员赵志会介绍华兰村集体经济收入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华兰村有种植甘蔗的传统,甘蔗种植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以上。近年来,华兰村两委坚持走“造血式”集体经济道路,发展甘蔗种植产业,不仅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还带领村民把甘蔗产业变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针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县里给的指导意见是尽量自营,镇党委、政府也提出大方针,各村自主选择项目经营。”华兰镇党委委员吴鑫说。于是,华兰村另外谋划村级集体经济自主经营的途径。

选择什么项目、怎么发展?

“大家一致认为,种甘蔗轻车熟路,可以避免很多风险。”赵志会说。选定了方向,但缺钱没地成了新的难题。为了能让项目尽快落地,村民合作社向华兰镇政府借了10万元启动资金,从村民手上流转土地才把问题解决。

2018年共流转并种植了40亩地,2019发展到110亩。

与此同时,华兰村村民合作社跟上上糖厂签订甘蔗保底收购协议,确保了甘蔗收购价的稳定。

如今,华兰村的甘蔗种植面积由2016年1.25万亩增长到1.5万亩,整村甘蔗产量增加了1.6万吨,村民年人均收入达8800多元。

新闻推荐

残疾哥勤劳苦干摘贫帽

吴羡朱新华走进施冠毫在上思县思阳镇江平安置点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贴满墙面的照片。这是各级干部入户走访慰问时他让妻...

上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上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