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死”海岛救回来了越冬候鸟保住栖息地 然而,增多的游客对岛上鸟类带来干扰

南国今报 2020-06-11 13:51 大字

修复后山心沙岛。今报记者钟小启 摄 岛上栖息的鸟类。唐上波供图

今报记者钟小启

防城港市港口区山心沙岛是个小沙岛,也是越冬水鸟中转的重要栖息地,但该岛常年受海洋动力影响,面积急剧缩小。2018年,修复海岛项目启动,工期为两年。6月9日,记者从海洋部门了解到,目前修复工程一二期已经竣工,候鸟种类和数据基本和往年相同,但游客增多,对候鸟的栖息带来干扰。

走访

沙岛修复已竣工

面积变大许多

6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山心沙岛。此时正值退潮时期,滩涂裸露。和两年前相比,沙岛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沙岛面积大了许多,东南侧用大块石头堆成了600多米长、约60米宽的挡沙堤,以前岛内被海水渗入、树木长不起来的地方,已补种了树木。

西北面受侵蚀弱,仍然保留了一片原始海滩涂,有候鸟在栖息,也有在空中飞翔。

观鸟者

候鸟数量种类持平

游客增多干扰大

“山心沙岛位于防城港市企沙镇东南海域,是东亚——澳大利亚及内陆鸟类迁徙路线上重要的栖息地。”在山心沙岛长期做鸟调的观鸟爱好者唐上波介绍,这两年沙岛施工,他几乎每个月都到岛上做鸟类监测。从数据上看,候鸟数量种类和往年比基本保持稳定,约有6万只候鸟经山心沙岛迁徙越冬。

唐上波说,对候鸟而言,该岛更多功能是休息之地,并非觅食。每年9月至来年4月,均有2万-5万只候鸟在沙岛越冬栖息,30多种鸟类中包括黑嘴鸥、大滨鹬等濒危鸟类,以及全球数量不足500只的极危物种勺嘴鹬。

去年秋冬和今年春季,唐上波和其他观鸟爱好者在山心沙岛做鸟调时,发珍稀的勺嘴鹬如约而至。从2015年起,他们连续5年在山心沙岛观测到稳定的勺嘴鹬数量。此外,去年他们还首次观测到3个广西新纪录鸟种,经过与专家反复交流,确认为渔鸥、小凤头燕鸥,以及人类发现最晚的鸥鸟——遗鸥。

广西15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能够给水鸟提供高潮位落脚点的天然栖息地已经十分稀少,山心沙岛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勺嘴鹬的越冬地之一。

随着沙岛知名度的提升,防城港旅游的兴起,周末假期前来沙岛的游客也增多。有的游客在低潮位时从缺口处将车开上岛,在岛上露营、烧烤、乱丢垃圾,“对于敏感的候鸟栖息和繁殖,干扰很大。”唐上波说。

部门

弃建休闲设施

加强对沙岛巡逻保护

记者了解到,沙岛修复项目在2018年8月开工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分三期建设,一二期去年底已经竣工。

防城港市港口区海洋局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廖家巍介绍,该沙岛原面积有11.2公顷,经过侵蚀,缩减至4.1公顷,面临灭失风险。沙岛是候鸟的重要栖息地,项目建设前,也受到社会各方人士关注。方案经多次论证修复,原方案中观景台、休闲广场、环岛路和游人栈道等旅游设施已经舍弃不建。沙岛经过修复后,目前面积有9.2公顷。

廖家巍表示,目前沙岛修复项目基本竣工,减轻了海水侵蚀,植被茂密,也留住了水鸟越冬栖息地。目前,海洋部门将该岛向自治区申报广西第二批重要湿地。如果获批,届时可联合更多部门力量,加强对该岛的保护,减轻对候鸟的影响。

新闻推荐

农产品滞销 线上线下销售解困境

不到3个小时,1.5万公斤沃柑便已售罄。一筹莫展的村民李明华终于露出了笑容。在当地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通过网络平台售...

防城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防城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