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畔风云激荡 “柳钢速度”令人惊叹 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一号高炉项目建设见闻

柳州日报 2019-12-12 11:12 大字

清晨,冬日和煦的阳光铺洒在防城港企沙镇上,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一号高炉项目的轮廓被映照得格外明亮。

“我们只用了249天!”11月30日,在防钢项目炼铁系统一号高炉工地,刚刚见证一号高炉热风炉竣工的防钢项目副总指挥、柳钢炼铁厂厂长莫朝兴激动不已。

和他同样激动的是身边参与建设的柳钢干部职工和总包、建设单位员工,他们脸上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在距离年底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防钢项目炼铁系统一号高炉本体和辅助设施安装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胜利,朝着年底具备出铁条件目标发起冲刺。

北部湾畔,正上演着一场史无前例的“速度与激情”,向国内乃至世界第一的高炉建设速度挺进。

1.以“柳钢力量”跑出“柳钢速度”

11月的防钢,处处洋溢着赶超跨越浓厚的氛围。

笔者驱车疾驰在防钢基地悄然发现,柳钢人正以惊人的速度,为它带来神话般的奇迹、变化: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园区大道伸向远方,一个个大型钢结构和厂房拔地而起,一栋栋现代气派的职工公寓楼映入眼帘,一处处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日夜繁忙……

在建设基地,最醒目的要数一号高炉系统,从一年多前一片长满蒲苇的荒地,到100多米的高炉系统赫然高耸。作为亲身参与的广西钢铁炼铁厂职工刘轩直言:“柳钢速度太伟大了!”

从柳钢接手防钢项目,正式启动高炉建设开始,刘轩便从天津来到广西,参加二次创业,负责高炉施工监督。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鼻梁上挂着一副简洁的眼镜,说起话来还稍显腼腆,如今已是值班工长。

跟随刘轩的脚步,笔者在建设工地“丛林”里穿梭了好一会儿,才接近一号高炉系统,并沿着陡峭的阶梯,小心翼翼地爬到了高炉的高处。

此时,海风拂面,举目远眺,建设工地旗展云飞,吊车高耸,“焊花”流瀑,货车繁密,工人们在蓝色的大型钢构上施工,像极了蜘蛛侠;炼钢、气体、动力等各个系统建设蔚为壮观,一个现代化新型钢企的雏形尽收眼底。

目前,一号高炉等本体及辅助系统都基本完成,并进入到了最关键的施工——炉缸砌筑。距离年底具备出铁条件越发近了。刘轩也更忙了,“有幸见证高炉的成长,柳钢速度的创造有我一份努力。”刘轩满脸自豪。

在施工现场,“一天也不懈怠,一天也不耽误”“决胜四季度,冲刺两大任务”等标语随处可见。莫朝兴说,全体高炉建设者坚守岗位,日夜拼搏,进入了冲刺状态,用激情和汗水全力以赴确保年底高炉具备出铁条件,创造崭新的“柳钢速度”。

奋力攻坚,捷报频传。今年以来,一号高炉不断刷新建设速度:首套高炉鼓风轴流压缩机完成工厂试车!喷煤工程主厂房顺利封顶!厂喷煤通廊第一段顺利吊装就位!煤气干法除尘楼封顶!冷却壁安装完成!热风炉顺利竣工……

2.以“柳钢质量”支撑“柳钢速度”

0.3毫米,几近一张打印纸的厚度,确保高炉炉缸内炭砖缝隙控制在这个标准范围,是值班工长黄良鹏和他的伙伴们每天的工作。

弓着背、弯着腰,笔者跟随刘轩从一号高炉系统一个仅有1.2米高的口子进去,就到了高炉的“心脏”——炉缸,目睹了这个严苛的过程。

炉缸是一个巨大的标准圆形,底部有20多名建设方——十一冶集团的员工在有序地进行砌砖作业。他们从狭窄的开铁口把砖吊运进来,然后沿着炉壁和炉底砌了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像在炉底雕刻一个美丽的图案。而与平时房屋建筑施工不同,他们用的砖是黑色的。

“炉缸砌筑用的炭砖全部是德国进口的,具有非常好的导热性能。高炉炉缸炉底的砌筑是高炉建设中施工难度最大、要求最严谨的部分之一。”刘轩说,高炉炉底在正常生产中承受着2000℃以上的高温,其砌筑质量决定了高炉的使用寿命。

施工现场,刘轩和其余几名值班工长拿着一把把薄薄的塞尺。为了保证高炉炉底炉缸良好的导热性,砖与砖之间必须保证标准的缝隙。值班工长黄良鹏告诉笔者,炭砖缝隙的技术标准是0.5毫米,但是他们现场控制的标准是0.3毫米。

0.2毫米,一个极其细微的差距,让笔者对这把尺子充满惊奇。这是度量工作质量和效果的尺子,更是黄良鹏和同事们自我鞭策、自我加压的一面镜子。

“质量问题,时刻容不得马虎。”刘轩说,为保证施工进度,现场的工人们24小时连轴转砌砖。他和同事既要监督进度,更要保证高炉炉缸砌筑质量,也跟工人们一样连续作战。

炎热夏季,炉内施工异常闷热,而秋冬季节,海风又十分猛烈。即便如此,他们也无怨无悔,工作上没有一丝懈怠。“有种力量支撑着我,那是柳钢人打造新基业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干劲十足。”刘轩坚定地说。

原来,又好又快的“柳钢速度”,必须是以优质的“柳钢质量”为支撑的,既离不开前期科学合理的工程设计,更离不开施工中高效的、严格的质量管理。

刘轩是一号高炉的建设者,也是质量的“守护者”。像他这样参与防钢基地项目建设的年轻人还有很多。为了柳钢尽快构建“一体两翼”战略新版图,实现千亿强企目标,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克服种种困难,撸起袖子,用积极的工作为人生注脚,用务实的努力编织着一个个向海图强、逐梦深蓝的梦想。

一年前这里荒草丛生,现如今高炉巍然屹立,刘轩骄傲地说:“一号高炉的崛起,见证了柳钢速度,更彰显了柳钢精神!”

本报通讯员钟慧

王明鉴何利

新闻推荐

广西人社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在防城港宣讲

本报防城港讯(记者/罗琦)11月13日,由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全区人社系统先进典型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在防城港市举行...

防城港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防城港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