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好政策铺就边民幸福路

广西日报 2019-05-17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张冠年通讯员黄雷文

“住房条件改善了,生活好了,这得感谢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近日,记者来到陈洪春老人家中采访时,老人感慨不已。

家住东兴市东兴镇东郊社区招屋组的陈洪春和谢世平夫妇曾经是农村低保户。几年前,他们一家居住在郊区一栋低矮破旧的砖瓦结构房屋里。而夫妇二人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无法外出务工,家庭经济困难。

针对陈洪春的家庭情况,东郊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据政策将其列为农村低保户,并为其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生活补助和医疗补助。同时,因为处在边境地区,陈洪春和谢世平夫妇还享受0-3公里的边民补助政策。各项惠民补贴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生活负担。

2014年,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有序推进,而陈洪春家的房屋及部分土地正好位于项目的征迁范围。有了征地安置费,再加上一家人的努力,4年后,他们在政府划分的回建地上建起了一栋高6层、面积达650平方米的新房。

“以前我们家的生活很艰难,没有什么收入,在政府和社区帮助下,我们获得各种补助,改善了生活。”陈洪春开心地说,“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东郊社区党支部书记毛爱群告诉记者,在该社区像陈洪春和谢世平夫妇这样的低保户原来有120多户。从前,这些家庭生活水平比较差,居住条件也不太好。近年来,大多数家庭享受了国家政策给予的各项补助,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先后有69户退出了低保。随着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推进,大部分低保户陆陆续续建起了新房,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生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1996年东兴建市之初,城区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当时的东郊社区处在农村范围。而23年后的今天,东兴市城区面积已达18平方公里,已覆盖东郊社区。如今,该市高楼林立,一派新兴城市景象。建市至今,东郊社区人民自力更生,奋发有为,衣食住行有了明显改善。

新闻推荐

“厕所革命”

图片来自网络广西东兴市竹山景区公厕最近迎来“贵宾”:市领导带队、主管局长上阵、文旅局干部职工一起,给这个厕所来了场大...

东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兴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