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一窗”打造“心服务”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一窗受理”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开新局

东营日报 2021-05-06 20:57 大字

“一窗受理”改革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核心举措。近日,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聚焦群众关注、回应群众诉求,在山东省率先发布《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工作规范》市级地方标准,以标准统一、数聚赋能深化“一窗受理”改革,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只跑一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现政务服务开新局。

4月中旬,中公教育工作人员将一面“办事快捷高效,服务热情周到”的锦旗送到了东营市政务服务中心,原来,今年教师资格认定期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设置14个窗口“一窗受理”同时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办事群众一进入大厅,便有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为其取号并引导至休息区,其他工作人员则同步开展材料审查。服务好、不排队、办事快、效率高,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行政服务的改变和提升。

为形成“一窗受理”全覆盖,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设“综窗”,将提供跨部门、跨领域的政务服务事项服务的窗口设置为“综合窗口”,社保、公积金等业务实现“一窗通办”;开“专窗”,综合考虑事项关联程度,按照且不局限于投资项目审批、商事登记、社会事务、不动产交易等领域分类,提供本专业领域内相同服务的窗口设置为“专业窗口”。改革后,“行政审批专区”服务窗口由原来的41个减少到18个,审批服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彻底解决了有的窗口排长队、有的窗口“没事干”的问题。

为实现服务环节全链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引导、帮办、代办等纳入“一窗”服务工作流程,按照自愿、无偿、协同的原则开展导办帮办、专业咨询、预审服务,重塑“一窗受理”服务链条,满足申请人服务诉求,让群众和企业充分享受服务无处不在的办事体验感、获得感。“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近年来,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动政务服务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自2019年6月“帮办代办”成立以来,进行取号引导195683人,开展帮办服务8750人次,代办服务104件,帮助群众免费打印复印12382人次。如今帮办代办已成为常态化,只要群众、企业有需求,帮办代办服务就会为群众排忧解难。

开展“一件事联办”改革是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改革的重要内容。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加大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将企业和群众需办理的事项再梳理、再整合,流程再重塑重构,全面梳理出与企业和群众关联密切的100项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通过一次告知,一纸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体联办,一次送达的“一次办”,将审批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再压减30%以上,真正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依托东营市政务服务“一窗受理”平台,制定“一窗受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事项“应网尽网”,构建线上线下协同的审批模式;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搭建全市统一人像认证平台,推动“电子两证”、人像识别、电子签章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做到“无需证明、即时即办”。

重视监督和评价,才能有效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服务方式,市行政审批局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进驻大厅轮流值班制度;向社会印发公告开展了“政务服务·我建言”活动,倾听民声,集聚民智;开展“金点子”评选活动,聘请所提具有较高价值的意见建议人为社会监督员;开展多元评价,通过窗口电子评价器、服务质量反馈卡、意见表,接受现场评价;运用“好差评”系统、电话回访、12345热线电话接受网上评价;聘请专业第三方以模拟办事、随机访谈等形式开展明察暗访,对“一窗受理”服务进行全方位监督评价,促进了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还着力推动受审分离,编制“一窗受理”标准化“零基础”模板,以标准化理念对事项受理审批每个元素进行量化式界定,将服务指南、受理规范、审批标准“三合一”,在群众申请和前台受理、后台审批三者之间实现“双向同一标准”。 (记者 郑代玉)

新闻推荐

东营区景苑学校 践行作业辟蹊径 德育教育增实效

本报讯近日,东营区景苑学校思政课老师进行了践行性作业的尝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家的意...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