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镇“民情超市”巧解群众烦心事

东营日报 2020-11-30 11:11 大字

本报讯“真是太感谢了,俺们俩别扭了大半年的土地纠纷一事,经过您的一番开导和细致调解,终于合理解决了,俺俩也言归于好啦!”日前,在河口区义和镇“民情超市”调解室,王集村的老袁和小李向调解员张林松竖起大拇指。为有效解决群众需求多元化、社会治理碎片化、治理手段单一化、服务方式简单化等问题,义和镇依托便民服务中心,融合综治中心、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打造了“四中心合一”的“民情超市”,切实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民情超市”设有调解室、视频接访室、在线司法确认室、心理咨询室、微法庭等功能室,专门招聘了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专职调解员,并聘请了派出所、法院、检察院、心理咨询、律师等区级部门及社会组织的专业人士每周一天固定入驻,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民生热线办理、心理咨询、疏导干预、健康教育、矛盾纠纷调解等多项服务,将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千条线”纳入网格化管理的“一张网”,实现“中心吹哨、部门报到”。

义和镇还在6个新村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了新村“民情超市”,每个“民情超市”配备1名专职工作人员和2名专职调解员,学年聘请1名民警、2名协警、1名律师、1名法官、1名检察官等专业社会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方式,为“民情超市”提供金牌服务。在新村建立“首问负责单”制度,明确网格员首问负责职责,网格员在一线摸排、村级队伍在一线化解、社会队伍在一线受理。在镇级,坚持“接、转、见、办、结、访”六字工作流程,由网格中心“一口接转”,实现问题承接汇集、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定期回访;各相关责任部门及时与群众见面,了解情况、落实解决、跟踪办理,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依托区级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民情超市”还与雪亮工程、党建、便民、公安等服务系统对接,实现数据融合、可视化分析、动态监管,打通“线上+线下”、“现场+远程”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双通道。义和镇通过推行“新街坊”、“流程看板”微信小程序,引导群众线上反馈问题、在线咨询问题,网格员则及时将事件处理流程上传云平台,让群众不出家门,通过手机就能够查询到问题处理情况。

该镇自“民情超市”成立以来,共通过网格员摸排、民生热线收集的矛盾纠纷180余件,经新村及镇级调解完成160余件,调解成功率90%以上,信访件较去年同期降低46%,且全镇刑事案件零发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记者 陈同磊 通讯员 吴吉新)

新闻推荐

民生工程传递“胜利速度”

本报讯由东营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中石化胜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西城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是东营市的...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