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变”改革 沃土生金
初冬时节,漫步在河口区义和镇颐丰新村宝三一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蔬菜大棚和香菇大棚,村东菊花茶加工厂的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大棚内,正带领村民搬运、种植香菇菌种的义和镇颐丰新村党委委员、宝三一村党支部书记尚英彬告诉笔者:“‘三变’改革,不仅盘活了村里原来闲置的蔬菜大棚,还建起了菊花茶加工厂,村民有了股金和务工两项收入,村集体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真是思路一变天地宽,宝一沃土又生金!”
义和镇颐丰新村宝三一村地处黄河故道,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通过多年的下派帮扶,宝三一村建设了蔬菜大棚24个,由于市场原因和经营不善,一度荒废,村里屡次招标都没人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几个荒废的大棚也成为压在村班子心头的大山,如何盘活资产,摆在了议事桌上。经过多次对接,村班子决定突破思维定式,开展农村“三变”工作。今年9月11日,宝三一村召开股东大会,建立完善资源、资产和农龄身份三个台账,成立置业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由此开启“三变”改革的“破冰之旅”“风雨之行”。
一棋落,全盘活。在义和镇“三变”改革工作指导中心指导下,宝三一村迅速与河丰农牧有限公司对接,签订合同,利用村内60亩闲置土地出租,用于香菇和菊花茶深加工。河丰农牧全盘接手宝三一村10个大棚,带动周边村420亩地流转,发展菊花茶种植。周边5个村,与其签订用工协议,成立劳务股份合作社,从事菊花种植管理和采摘,仅此一项,带动230位股民,年均增收1000元。
借力东风好扬帆。宝三一村加大资源资产的盘活利用,在河口区油地融合服务中心下派帮扶第一书记的支持下,投资10万元,将原文化大院进行改造提升,建设十里麦香“老磨坊”加工作坊,实现了各类粗细粮的加工,解决了村民加工粗细粮远、偏、难的问题。该项目由村集体和部分村民共同参与,推选责任心强、有能力、会管理的贫困社员具体负责日常运营,预计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带动贫困群众增收1000元。同时,充分利用区直下派第一书记资金,投资37万元扩建新的香菇种植大棚,进一步拓宽增收途径。
近年来,义和镇将农村“三变”改革作为推进义和镇田园小镇建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有效抓手,念好“清、合、变”三字诀,全面清产核资,优选整合优质资产,强化主体培育,在31个自然村成立艾河置业、五一土地、小围子村红薯种植、前夹光伏置业、同和新村劳务等32个股份合作社。(记者 王雪通讯员 王鹏 吴吉新)
新闻推荐
┮ 来自重点工程项目一线的报道·南一路两侧湿地生态修复项目 昔日荒地变身“网红打卡地”
时下,南一路两侧的粉黛乱子草由粉色转深紫色,层层叠叠的紫色花海在初冬的阳光下氤氲,像一片紫色的云霭,引来大量游客拍照留影...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