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品制造向“石油装备+工程+油服”一体化发展 东营区擦亮石油装备“金名片”
□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黄颖 报道
本报东营讯 线上云展厅布展企业1100余家,专业采购商2100余家,总参观人数突破20万人次,签订外贸合同(意向协议)217个,签订内贸合同(意向协议)280个……10月25日,为期三天的第十三届中国(东营)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落下帷幕,收获满满。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届展会依托网上平台,搭建“云展厅”,将线下展馆整体平移至线上,综合运用人工智能、VR虚拟、3D建模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全实景展览展示。作为参展商之一,瑞机国际“线上云展”重点展示了共享油气产业互联网交易服务平台-OILUP(油气淘),平台聚集了油气装备及相关行业的众多制造商和最终客户,囊括海量的设备及需求信息。“瑞机国际借此展会契机,将有效整合全球油气能源相关服务供应资源,吸收在油气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市场、管理、体制、人才等优势经验,为行业用户创造更多价值。”瑞机国际总经理韩龙表示。
石油装备产业一直是东营区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进行,东营区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延伸服务链条,从产品制造向“石油装备+工程+油服”一体化发展,向“海工+军工+环保+农机”等多元化延伸,同时通过展会、推介会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走出去、强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具备“东营特色”的石油装备产业发展之路。
在威飞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市场部部长王凤仪向记者介绍公司的主打产品海洋整体式高端井口。目前他们公司已拥有核心知识产权40多项,大部分都填补了国内行业的技术空白。在此基础上,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作为2020年山东省重大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研发制造海洋水下油气生产系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生产系统设计、制造、作业、集成及管理的综合技术和能力,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与威飞年产300套海洋水下生产系统项目一样,正在建设中的汉德海洋石油钻井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6亿元,将建设3.2万平方米平厂房和6600平方米科技研发平台,推进海洋钻机电控国产化,数字电控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东营万邦石油将重点突破海洋平台及运输船用散料系统行业;东营新星船舶将实施建设游艇船舶“紧凑型不锈钢喷水推进器”项目开发……一个个海工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延伸了东营区石油装备发展的产业链条,擦亮了东营区石油装备“金名片”。去年,全区规模以上海工装备生产企业实现产值7.81亿元,产值增速255%。
为鼓励石油装备企业立足东营走向全球,东营区积极制定奖励政策并提供全方位服务,让企业吃了“定心丸”。东营区商务局副局长夏万国介绍,针对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产品展示、新设外贸新业态主体等需求集中的情形,东营区精准制定“含金量高”、实用性强的奖励政策,并筛选30家样本企业实施重点监测,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对企业实施分类指导,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还开通“企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将全区200余家外贸企业纳入服务范围,实行在线服务及企业反映问题全链条闭环管理。据统计,去年,东营区实现自主品牌出口12.8亿元,占全区出口总额的37%。
新闻推荐
居家科学防护疫情期间,如何居家平稳度过这段时间:1.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睡眠。2.避免外出,在家...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