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阔步正昂扬 写在东营市第二中学成立二十周年之际

黄河口晚刊 2020-10-17 00:48 大字

本报记者 李静

沿东三路向南,渐近天朗气清的水城路,秋阳、蓝天、白云之下,绿树环抱的褚红色建筑群分外惹眼,这就是东营市第二中学了。

占地356亩、建筑面积17.8万平方米的校园,将“生态学府、水绿书院”的设计理念尽情表达,按照“二星级”绿色标准构建起的“一轴一院二组团”校园结构骨架,辅以高标准教学生活设施配备和数字智能校园建设,让这里成为读书学习的好地方,90个教学班的4500余名在校生,在400名教职工的引领与陪伴下,正在完成普通高中阶段的学业,书写他们奋斗的青春交响。

时光不语,却在等候有心人翻阅——— 距离2000年10月19日东营市第二中学的校牌首次被揭开,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二十年间,东营市第二中学完成了从借用校址、独立校址到校园升级的全方位打造,地理位置完成了从西向东、向东南的整体迁移;

二十年间,东营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从最初的22个教学班、1070名在校生到目前的90个教学班、4500余名在校生、400余名教职工的倍速递增;

二十年间,东营市第二中学陆续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山东省校园足球训练营、依法治校先进学校、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文明校园等七十余项荣誉和称号揽入怀中,为每一位学子量身定制出切适的发展规划与成长路径……

二十年的如水时光里,东营市第二中学已然完成的,不仅仅是校址的东迁、校舍的扩容,也不仅仅是师生数量的增加、学校荣誉的加冕,二十年的历史流变中,是一座极具奋斗气质与特色内涵的生态学府在巍然屹立。

海河路589号。站立在这个地理坐标上的东营市第二中学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她仿佛是一个时光胶囊,盛载着东营市第二中学二十年发展的轨迹和全体师生的奋进篇章,坚强着向上、蓬勃着生长———

青春正健 挥就二十年发展诗行

在金秋的暖阳下行走在东营市第二中学的校园,仿佛行走在斑斓油彩泼就的油画之中———中式的阔大院落、宽敞的教学空间、平整的功能操场,还有不时从绿叶、金果的缝隙里透过来的阳光,秋风送爽,也吹拂着操场上青春的健儿、教室里用功的学子———他们和他们之前的每一届学子,都是学校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2000年3月29日,东营市政府批准在东营区第一中学基础上组建成立东营市第二中学,自此,东营市的普通高中学校又多了一所。当年10月19日,东营市第二中学的首批1070名学生在东营区第一中学的校址开启了高中生活。

2006年9月1日,市二中整体迁至东营区黄河路199号的校址独立办学。六年后的2012年9月,张振峰到东营市第二中学履新,担任校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针对校情、学情实际,张振峰确立了“规范、改革、发展”的发展规划,这一年,成为东营市第二中学“二次创业”元年。

2013年,东营市委、市政府做出了迁建市二中的决定。经过三年近千个日夜的科学规划和阔步建设,2016年8月25日,东营市第二中学迁入东营区海河路589号的新校址,开学季,学校规模达到60个教学班、2891名在校生。今年,当东营市第二中学站在二十周年的节点上,90个教学班、4500名在校生、400名教职工的学校容量让东营市第二中学恭迎着又一个全新的收获。

“二次创业”目标的实施,是东营二中人在校长张振峰带领下的绝地求生,也是绝地崛起。从2012年制定“创规范、求改革、谋发展”的“三步走”十年工作规划后,东营市二中经历了2013至2015年的三年规范建设、2016至2018年的三年综合改革,2019至2021年,学校又确立了三年特色建设的目标定位。实施“二次创业”八年来,东营市二中近5000名学生走进本科院校深造,实现了大学梦想,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学校以办“最适合”的教育,办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的发展定位,成功跻身市内一流特色优质高中。

“2020年是学校发展史上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学校里喜事连连。”张振峰说,2020年是中心城区高中实行融合招生的第一年,是学校成立20周年,是“二次创业”第三个三年计划“特色发展”的第二年,也是学校高考本科上线突破千人大关的第一年,标志着东营市二中治校办学、教育管理、教学质量进入全市高中优质学校行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规范建设的奠基、综合改革的助力、特色发展的定位,得益于‘立实成搏’核心文化的系统解读、执着践行、持续引领,得益于一代代一届届二中人栉风沐雨、朝乾夕惕、忠于厥职的责任担当,得益于师生员工自律奋进、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壮志情怀。”张振峰语气沉稳,言语中还有遮掩不住的激昂与澎湃。

量身培育 让每一个成为“这一个”

高中阶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段,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引领他们认清自我的优势与喜好,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是高中学校的重要任务。

按照历史定位,进入东营市第二中学就读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来说,并不是佼佼者,在千军万马奔袭高考“独木桥”的洪流中,他们不能占据绝对优势。“学习成绩只是衡量一个人一段时期内对老师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的标准,远远不能取代所有的指标,一定要帮助这些学生找到最适合的人生站位。”对教育政策有着深入研究的张振峰校长自有一套主张。

2013年是山东省实行春季高考的第二年,这一年,东营市第二中学的应届毕业生走上了考场,完成他们人生中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考试,这一次选择,也让他们收获了一次意料之中的惊喜。“我能行!”涌自学生心底的自信燃起了所有二中人的奋斗激情。

从课堂入手、从学情基础入手,向课堂要成果,向改革要成果!东营市第二中学在为期三年的“规范建设年”推进实施中,教学程序上实行以“问题导向、学案导学”为主要内容的“双导”机制,并在课堂上推行“五步教学法”,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升探究问题的能力,同时,坚持“个性化教学”,打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生态教育。

对于东营市第二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他们既是一个个体,又是一个团队。从教师层面来说,每一个年级的每一个学科就是一个教学组,他们同心研讨、整体提升;从班级层面来说,每一个教学班不仅仅是班主任在管理,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在共同维护与推进;从学生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培优社团、补差社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并展现特长的平台,社团定向培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潜力得以释放,在主动的探究实践与个性成长中释放情怀,发展志趣。

200多年前,哲学大师黑格尔在谈哲学时提出了“这一个”的概念。“这一个”,就是个性,就是特点,就是生命力。每一座校园中的每一名学生,都应该是独具特色的“这一个”。东营市第二中学的每一个生命个体,也是独具个性的“这一个”,他们让个性尽心释放,让气质尽意张扬,让生命尽情绽放,在美丽的校园里完成高中阶段的生命历程,实现自己成长、成人、成才的智慧沉淀,从而成就一个未来更精彩更美好的自己!

守正创新 书写生态教育新篇章

“2020年是学校的‘课程基地建设推进年’,我们需要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目标导向,需要改善教育生态关系、完善生态教育体系的方向引领,更需要在具体工作、具体过程中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全力打造以‘生态学府’为行动目标,以‘生态教育’为办学主题,以‘生态课程’为教育路径的生态教育新篇章。”新学年,新祈望。2020年新学期开学典礼上,东营市第二中学校长张振峰向全体师生发出了新的出征令,提出了未来十年将追求卓越,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优质、特色、生态”二中的目标愿景。

作为东营市高中唯一的“二星级”绿色校园,东营市第二中学的生态教育理念叩准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脉搏。

在这所集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学校中,先进的校园文化数字化、网络连接无缝化、校园办公自动化、教育资源信息化办学环境让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二中”,学校配备的机器人实验室、3D打印室、校园电视台、数学专用教室、历史实验室、地理探究实验室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高科技实验设施,为同学们科学创新构建最前沿的阵地;37个学生社团为同学们个性发展、特色成才、自主招生提供最广阔的舞台。

最具生态的育人环境是有可持续发展动能的环境,可持续的生态课程涵养着人文精神。

东营市第二中学的课程体系建设紧贴新高考制度要求,从提高教师专业化课程开发能力、加强校本课程的设计入手,建设了“三层六翼”生态校本课程框架体系,立足于校情、学情,引领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使学生学会学习,助推课改落地。同时,坚持课程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以学论教、以学促教,以教促学,让课程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业成绩的新增长点,让“三层六翼”的学科生态课程、社团“三自”德育课程体系、家校融合外延课程体系,达成学校生态教育的多样、共生、和谐、发展。

秉持“自然、开放、多元、可持续”的生态教育理念,沿着“课堂生态化、课程生本化、德育生活化、教研生成化、制度生命化”的生态教育路径,渐入生态教育的佳境。

秋阳辽阔。校长张振峰总会挤出时间到操场上走走,看看挥汗奔跑的运动员们,愿意到教学楼走走,看看同学们埋头苦读的身影,每到一处,都能看到拼搏,都能看到收获,都能看到东营二中人的精神凝聚。

前路辽远,还有更多的奋进篇章等待东营二中人的昂扬书写,还有更多的责任担当等待东营二人中阔步丈量……

新闻推荐

说说《西游记》里的那些法宝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科达小学四年级四班李鑫元《西游记》里面不但有栩栩如生的人物,也有很多法力无边的宝...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