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规模最大对二甲苯项目投产 炼化和纺织行业“跨界经营”迎来新契机

大众日报 2020-09-30 10:04 大字

□记 者 贾瑞君 李明

通讯员 陈仕钊 报道

本报东营讯 9月26日上午,随着装置一次性投料成功,东营联合石化对二甲苯项目顺利投产。9月28日,该项目首批2.5万吨产品将在东营港宝港码头装船发往大连和连云港。

东营联合石化2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是山东省唯一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芳烃项目,是打造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也是山东省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项目。目前,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二期100万吨/年对二甲苯和25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及配套工程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

对二甲苯,产品形态为无色透明液体,约65%的纺织原料、80%的饮料包装瓶都来源于对二甲苯。据统计,2018年对二甲苯国内进口量约为1700万吨,进口依存度近6成。东营联合石化总工程师、项目总指挥房永涛表示,东营市炼化企业众多,是全省石脑油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而石脑油是生产对二甲苯的主要原料;再者,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毗邻港口,海路、铁路、公路运输便捷,为原油采购、产品外销及大型设备运入提供了有利条件。

“该项目的投产,不仅打破了进口依赖,也为山东省地炼行业重整转型提供了良好示范。”长期致力于东营港化工园区招商工作的东营睿港招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何宝民说。山东是全国地方炼厂最多的省份,一度占到全国地炼总产能的70%,然而在产能过剩、环保趋紧、淘汰加速的产业背景下,省内地炼整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早在2012年,在东营市政府引导下,富海集团有限公司等东营当地炼化企业联合出资组建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确定了以“集聚集群、减量整合、拉长产业链、高中低一体化”为发展方向,实施“炼油—芳烃—聚酯”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实现由“单一炼油”向“油化并举”的发展转变。

东营联合石化整合了股东企业1000多万吨地炼产能,通过上马420万吨/年渣油脱蜡、230万吨/年延迟焦化等装置及配套设施,加大石脑油产出占比,将原来以汽油、柴油为主产品的模式向石脑油及芳烃产业链条延伸,配套上马的250万吨/年PTA(精对苯二甲酸)项目上马后又将直接与纺织行业关联,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

“纺织的重要原材料来源于炼油厂,作为山东省两大重要产业板块的炼化和纺织却一直各自为战。”房永涛说,对二甲苯是生产PTA的原材料,而PTA是生产聚酯纤维的主要原料,聚酯纤维又是主要的纺织材料之一。山东是纺织大省,但大量聚酯纤维需要从省外购买。在房永涛看来,随着明年底PTA项目的投产,将会催生省内一批新的中间加工项目上马,届时有望使炼化和纺织这两行业实现“跨界经营”和“省内循环”。

新闻推荐

渤三路挑河桥限载公告

渤三路挑河桥经检测属于四类桥梁,无法保证正常使用,根据《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H11-2004)的要求:四类桥梁需要及时进行交通管...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