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东营日报 2020-07-03 09:03 大字

东营市海河小学五年级一班 李昊宇

最近,读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深有感触。

她一生只有十九个月的光明与声音,在安妮?莎莉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关爱下,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与鼓励下,最重要的还是她自己对光明和知识的无限渴求,她不断克服困难。有些困难在我们常人眼中看来,并不值得自己花费一天、一月或更久的时间来攻克。而对于她而言,却值得用更长的时间来不断的摸索与尝试。

在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日子里,她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考入哈佛大学,迄今为止,仍是我最遥望不可及的梦想。可试想,她在求学的路上付出了多少的汗水与泪水。我们不知道她是否在夜深人静时默默留下眼泪,一遍一遍想着知识难点,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头绪,有没有想过放弃。但我们知道的是,她坚持了下来,并以最完美的姿态向我们展示,她坚持了下来,她成功了!

因为海伦?凯勒是残疾人,所以更懂得残疾人的辛苦与诉求。她致力于残疾人的事业,四处演讲以筹善款来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教育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身体的缺陷而放弃受教育的机会,放弃思想的光明与天空。

为什么只有聋人才会珍惜听觉?为什么只有盲人才会珍惜外界的颜色与光明?难道只有失去才会明白,我们自身和周围的一切是最珍贵的吗?

海伦说:“我努力求取知识的目的在于为人类社会贡献一点力量。”海伦是一位残疾人,她是被上帝折翼留在世上最善良的天使,带给残疾人坚持的希望,带给常人继续拼搏的理由。海伦虽然生活在黑暗中,却带给人类无限的光明。她用行动向人类证明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难以遗忘的生命赞歌。

(指导老师:刘晓芳)

新闻推荐

下硬功夫,全力保障大会顺利召开

本报讯6月29日下午,在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东营分会场设备调试现场,调音师反复调试、各机位再三校...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