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技能人才在服务企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胜利油田一直在探索创新 拆除企地“篱笆墙” 人才“独享”变“共享”

安徽工人日报 2020-06-14 03:30 大字

5月31日,张春荣早早赶到创新工作室,调试视频设备,准备连线一家当地的外资企业进行授课。

“为了不耽误签订的培训计划,目前授课采取视频方式进行。”张春荣说。作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首家“东营市首席技师工作站”,中国石化技能大师张春荣和她的创新团队成员,被多家地方企业看中,聘任为技术培训讲师。

“目前,胜利油田拥有首席技师、技能大师31名,技能拔尖人才2500余名,技能操作人员5万多名;建立创新工作室100余个,已累计孵化出技能创新成果4500余项,国家专利1850余项。”胜利油田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梁晓东向记者介绍,油田所在地山东东营是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许多企业与油田有较高的关联度,对石油行业的人才需求强烈。

“过去,油田高技能人才走不出去,地方石油企业又急需高技能人才,就像在大河两岸各忙各家事,缺少桥梁联通。”胜利油田人力资源部经理魏海泉形象地描绘当年技能人才供求不畅的现象。

近年来,胜利油田实施合作双赢战略,油地之间无形的“墙”被慢慢拆除。“双方都意识到‘拆墙’势在必行,后期各项措施推进效果远超预期。”魏海泉深有感触。

目前,胜利油田已有168人被纳入东营市优质人才资源库。油田还为地方优选了涵盖数控、焊接、油气储运等专业的近70名油田专家、技能大师,组成讲师团走进地方院校、企业,承担校外辅导员、客座讲师等工作。

“我们看重的,正是她的团队的技能水平。”云顶石油天然气(中国)公司和张春荣创新工作室签订了培训协议,公司相关人员表示,通过专项培训后,员工的技能水平得到提升。

2019年12月,胜利油田技能大师唐守忠、孙汉军入选2019“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今年初,胜利油田有23位技能人才拿到了东营市发放的“东营优才卡”。

“企地融合发展,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也带来了很多实惠。”孙汉军说,他享受到了签证、居留、职称评聘、交通旅游等22项绿色通道服务。

从油田“独享”变油田和地方“共享”,打开了技能人才发挥作用的新通道。

胜利油田送配电技能大师马广俊发明的“配电线路故障查找定位仪”,能够快速找到故障点,省时省力。“减少电网故障排除时间就是创造效益,这项技术不仅服务油田,还在德州、淄博等地的国网公司发挥了作用。”马广俊介绍。

其实,像张春荣、马广俊这样敞开大门共享技术创新成果的例子,在胜利油田还有很多。

拆观念的“墙”,激发的是创造活力。

6月8日,在埕岛海域中心二号平台上,全副武装的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技能大师程强正陪同9名油田技能大师对海上开式罐排污泵机械密封技术难题现场攻关。这是胜利油田开展的“劳模工匠进班站、传技艺、解难题”活动的一幕。

针对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胜利油田打破单位界限,分系统、分行业组织“技术高手”到生产一线巡诊,发现问题,集中攻关。

“过去,不少革新成果与生产现场结合不紧而被束之高阁。”胜利油田工会生产保护部部长苏爱民介绍,现在,采用“劳模工匠+集成优化创新团队”的共建共享模式,组织技能大师、革新能手走进生产现场,集成创新,共享资源,共用技术,提升了实效。

立式皮带抽油机在修井作业前,需要借助履带式拖拉机往后移,不仅费时,移机费用也高。胜利油田首席技师冯新永牵头组成集成创新项目组,仅用半年时间就研制出了新型立式抽油机位移装置,原来需要几个人的活,现在2个人就能轻松完成。目前,该装置已在胜利油田推广使用。

尝到甜头的胜利油田,在人才资源优化共享上持续发力。苏爱民表示,他们还将依托代旭升、唐守忠、张春荣等10位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十大区域创新联盟,旨在共享人才资源,集聚攻关合力,激发创造活力。

新闻推荐

东营对中心城开展全覆盖地毯式摸排,找准痛点,补齐短板 建无内涝城市 雨水就近入河

5月20日,东营华山路水系贯通工程锦苑路涵洞正在紧张施工。(□记者贾瑞君李广寅报道)□本报记者贾瑞君李广寅本...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