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锤敲在产业上 乡村振兴动力足 河口区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

东营日报 2020-06-08 08:20 大字

在“绿野仙踪”示范片区,高品质果树苗长势正好;在“锦绣河口”示范片区,300个冬暖式大棚拔地而起;在“春风十里”示范片区,“上果下渔”等项目正稳步推进……这是河口区奏响的产业兴旺之歌!乡村一片欣欣向荣,重锤促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基。

擘画乡村振兴蓝图,重点是产业兴旺。河口区为实施产业振兴战略绘出了具体的“路线图”:打包土地“转”出发展空间,发展特色产业富民增收,高标准打造示范片区,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真正实现产业兴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

荒碱土地“转”出发展空间

“这地碱得很,都流转不出去,把我们愁坏了。这下正邦来建厂可真太好了!”新户镇中合村党支部书记马勇激动地说。中合村的26户村民如今已经搬迁上楼,腾出2454亩土地。每个村民三两亩的荒碱地,该怎么撑起产业发展?

——转!

中合村将村内土地整体打包进行流转,大面积的空地、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吸引了正为选址发愁的东营正邦生态农业公司,两个月后,公司中合繁育场“种养结合”基地项目落地。

马勇给记者算了一笔百姓致富账:“土地整体转出后,村集体每年租金收入大约108万元,人均收入1.6万元,乡亲们还能外出打工,比之前种地强的太多了!”

在河口区,像中合村一样的村还有很多。各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引导农民转换思想,推行土地打包流转模式,着力推动大农业生产格局发展,让村民乐享“双丰收”。

荒碱地流转腾出更大发展空间,村里引来的是“金凤凰”,村民则“借鸡生蛋”,不仅打开了致富之门,也打开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集体经济壮大的多把“黄金锁”!

优质项目撑起“硬核”产业

“瞧,这是我们新引进的‘维纳斯黄金’树苗,长得真好啊!”在新户镇“果园居”优质苹果种植示范基地,新栽种的优质果品树苗让村民有了新盼头。

而这,只是河口区推动绿色种植业转型升级无数生动场景中的一个。今年,河口区搭建“国企+央企+优势产业”发展平台,积极引进齐鲁交通集团“天下果仓·黄河果园”项目,推动苹果产业“二次腾飞”;引进山东水发集团2吨/年工厂化鹿茸菇生产项目,打造食用菌小镇;引进中国蓝田集团“锦绣河口”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带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一个个项目释放出绿色种植业的发展能量。

此外,河口区还在现代畜牧业和现代海洋渔业两大特色优势产业上开足马力:成功引入正邦现代农业生态养殖一体化、东营雪龙食品产业一体化等项目,打造现代化养殖+精深加工链条式发展新格局;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农牧场等11个渔业示范项目为依托,突出抓好百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沿海乡村振兴示范带,新户镇成为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河口区打造了“畜牧+海洋+绿色农业”集聚发展、“种养+加工+商贸”梯次升级的产业轴链,构建起了乡村振兴产业新格局。

片区融合激活全盘发展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何形成项目合力、片区共赢,促成河口区农业产业全面振兴、遍地开花?

去年以来,河口区围绕打造乡村振兴河口样板,聚焦做强做优做精片区,规划实施了“绿野仙踪”“锦绣河口”“红色田园”“春风十里”“醉美槐香”5个示范片区,覆盖102个村,总面积达258.5平方公里。

片区抱团冲锋,在产业选择上既有错位发展,又区域统筹成一体,互为补充与促进。同时突出产业带动,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正成为河口乡村发展新引擎。

“等到端午节,你再来看看,肯定更热闹!”河口区新户镇村民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绿野仙踪示范片区内的肥城生态家、果园居民宿等旅游景点,不仅给游客带来了独特体验,也让片区内23个行政村的百姓鼓了腰包,美了生活。

“锦绣河口”示范片区同样十分“热闹”。片区被划分为“一核二带二基地”,即产业融合核;特色林果产业示范带、生态林业产业示范带;土地整理创新示范基地、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目前,蓝田等重点产业项目已拉开布局、正稳步推进。

河口区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正在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试点区和建设具有河海风情特色的乡村风貌区,努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新家园! (记者 郑靖靖 通讯员 杨胜男)

新闻推荐

居民家门口乐享文化大餐

□记者李广寅通讯员曹玲玲报道本报东营讯“以前想要看书借书,需要跑老远到图书馆,现在家门口农家书屋就能借阅,又省心又...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