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季度经济运行 扭住重点不松劲 心无旁骛做主业

东营日报 2020-05-08 14:52 大字

“大多数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大多数指标位次较去年同期大幅前移,大多数指标好于预期……基本实现了经济运行首季‘开门红’的阶段性目标。”4月28日的市委常委会通报了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三个“大多数”的实现犹如一颗定心丸、一根“定海针”,带给全市上下信心与干劲。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实现这样的开局实属不易。得益之处在于,尽管新的挑战课题不断,但东营市始终格局不谋狭、行动不走偏、动作不走样,始终扭住全市发展核心与重点不松劲,心无旁骛做主业。

千变万化不动摇:项目投资与建设齐发工业大市稳住发展定力

对一个工业占主导的城市而言,主业是什么?是企业健康发展,是“双招双引”、项目建设,是工业本身,是确保经济基本面的总体稳定。

项目投资与建设齐发,蓄力东营市各产业领域与企业强劲发展。今年以来,东营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积极完善项目滚动接续机制,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四个一批”的要求,整合力量,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5月6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一季度,全市共有“四个一批”入库项目1091个,总投资达5911.48亿元。目前,在已经下达债券额度的5批专项债中,东营市总投资225.56亿元的42个项目已获国家债券金额47.28亿元,项目数量和到位资金在全省地市中走在前列。目前,市财政已拨付项目到位资金44 . 65亿元,资金拨付率为94.44%。狠抓项目开复工、出台实施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方案,32个省重点项目开工率100%,居全省第一;151个市重点项目开复工131个。一季度,东营市投资增长3.9%,居全省第一,其中,“四新”产业投资增长56.7%;3月份,石油加工等产业经济初步呈现企稳回升趋势。当月,规上工业总产值较2月份增长34.6%。

千变万化不怕,怕的是在变化面前迷失、放弃。工业稳则运行稳,稳住发展定力,是挑战,更是责任。

谋划,发动,行动!面对疫情影响,谁能率先转起来,谁就能先人一步、将经济这艘大船引向安全的海域。疫情期间,东营市主动研判形势,在全省率先实行疫情处置指挥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双指挥部”模式。一季度经济运行重点项目调度会、金融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会、石油装备企业与中海油天津分公司产销对接会,以及外贸外资、生物医药、5G建设、综保区发展等重点领域企业座谈会……频繁的经济调度会,凸显全市坚定发展主线的决心。

办法总比困难多:全力以赴服务市场主体击破化解“忧、难、险”

“综合来看,当前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影响仍将持续……必须做好长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市委常委会上,东营市对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进行了充分的剖析。

有的企业受外贸影响,订单有所延迟甚至取消;有的项目受到要素制约不能正常开工。稳中有忧、有难、有险,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千方百计全力服务市场主体,做到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松劲儿。

聚酰亚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微电子、高铁、医疗等领域,是国家高分子材料重点发展领域,而4,4’-二氨基二苯醚(简称4,’ODA),是制造聚酰亚胺的主要原材料。山东冠森高分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抓住东营市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的机遇,该企业正积极推进产品品质提升技改项目———

“今年,我们将实施3000吨/年二氨基二苯醚产品电子材料级质量提升改造项目。通过技改,公司三分之一产能下的4,4’ODA产品纯度将由99.5%提高到99.9%,达到与国际最先进水平持平,从而打破国际垄断,进一步抢占国际市场。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设备投资2200万元,今年完成设备投入2000万元。按照市里技改扶持政策,公司能获得264万元的设备投入奖补,极大支持、鼓舞了我们进行此轮技改的行动。”公司副总经理巴军之说。目前,该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完成,将于5月中旬开展,预计2021年6月底竣工。

从此次市委常委会上,主动的谋划让人看到一系列操作性强、具体细致的举措,如———

在“要素跟着项目走”这一机制上,强化市级统筹,分类制定土地、能耗指标挖潜计划。开展“标准地”改革,年内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增工业、商业用地做到“拿地即可开工”。

在“双招双引”上,抓住央企国企混改的重大机遇,制定央企国企招引方案,排出具体合作企业名单,精准开展上门招商。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上,支持龙头企业组建行业性营销联盟,引导上下游企业抱团发展。

在稳定外贸上,组织企业参加网上广交会,利用公共海外仓,做好产品储备和调配,支持企业用好“退易贷”“贸易贷”和海关“关税保证保险”等优惠政策,东营综保区年内建成跨境电商交易平台等。

在解决融资难题上,深化企业金融辅导员制度,创新预付款、动产质押、供应链等融资模式;强化“一企一策”“一事一策”精准服务等。

谋大局、当下、长远:改革攻坚 协同联动抢抓干事创业“黄金期”

为贯彻落实市委“十大改革攻坚”部署,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有效缓解资源环境压力,4月30日,东营市发布《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能源节约型城市的意见》。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东营市重点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构建起与新旧动能转换要求相适应,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相匹配的现代能源供给体系,能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预计5月10日能将软件平台搭建完成。”近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内,东营市能源大数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年底中心将完成企业端建设,届时全市重点企业的水、电、燃气、煤等所有能耗的数据会实现接入。建成后,中心将通过数据加工,为企业能效分析诊断、用能优化提供服务,为精准施策、科学调控,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重点,重点抓。

接下来,在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东营市将进一步加大“六稳”力度,突出做好“六保”工作,全力推进“十大改革攻坚”“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今年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按计划推进落实。

关系大局的重点毫不含糊。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洽谈推进与华熙、齐鲁交通、省港口集团、省机场集团、省发展投资集团等合作项目,为山东省东营市发展大局着想作出了表率。

关系当下的重点争分夺秒。尤其是项目建设方面,东营市牢牢把握施工“黄金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市县各部门为各类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提供各类保障服务。涉及诸如“要素跟着项目走”、开发区体制机制、人才制度改革、流程再造、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改革,上有顶层设计,下有协同联动,确保每一项改革事项有部署有着落。

关系长远的重点梯次推进。近期,东营市成立了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工作专班,将重点围绕“十四五”规划和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全市综合交通网中长期规划和物流产业中长期规划、产业发展、新基建、现代服务业、城乡融合发展、教育卫生补短板、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装备升级等,谋划一批新项目、优项目,以形成项目梯次推进、滚动接续的良好局面。

心无旁骛,始有所成。越是艰难、越是形势多变,越是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瞄准目标、箭无虚发,待时日,铺就属于东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记者 刘冬辉)

新闻推荐

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新闻发布会,发布2019年知识产权白皮书

本报讯日前,2019年东营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召开,市法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东...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