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汽技术服务中心: 抗疫复工,跑出“加速度”
连日来,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严格执行油田关于复工复产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协调,实现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不误。据统计,自2月10日复工以来,该中心累计复工启炉47台,日注汽量9664吨,注汽干度平均76.8%,较去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为稠油开发单位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
本报记者邵芳通讯员刘彤崔莉萍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主动作为
建立返岗员工“花名册”、实行健康状况“一人一档”、上岗人员“有序分类”……复工以来,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始终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复工班组实施“331”管理办法,安排专人每日三次统计人员体温情况;对生产一线食堂操作间、炊用具一天消毒3次,并采取分餐制;在交接班前完成一次消杀工作,保障一线员工能以健康状态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生产工作中,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与此同时,中心党员干部走进一线班站,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并将防护物资送到一线员工中。利用“热注之声”、微信平台等载体,及时对疫情进展、防疫知识宣传,不断提升员工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针对复工人员可能出现的担忧、不安等心理状态,中心及时组建EAP志愿服务队,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对复工人员进行心理状态评估,从共性与个性需求入手,提供主动支持服务,缓解员工心中的疑虑。邀请在岗驻守员工参与“我很好,请放心”打卡活动,每天在朋友圈或向家人发送当天的心情或者身体情况,让驻守员工感受到来自家人和同伴的关心和支持。
在生产经营攻坚战中 主动担当
“我们作为一支专业化队伍,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把生产平稳运行作为重中之重,深入研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对策办法,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与稠油开发单位积极对接,全力保障开发单位需求。”复工当天,中心经理陈军按下了复工的“加速键”。
2月10日,中心33支注汽队伍、56台注汽锅炉达到复工条件,2月13日,36支注汽队伍、63台注汽锅炉达到复工条件,仅用3天时间达到了1月初运行队伍数量。截至目前,恢复同期水平90.5%,中心复工的速度不断在刷新。
在不断优化生产运行同时,河口注汽大队结合疫情防控形势,提出“共享+互助”管理模式,对临近活动注汽锅炉形成“互助班组”,根据上岗情况实时调整人员,“一组有难,多组支援”。特别是在复工当天,河口注汽大队12号注汽锅炉搬迁时,临近的7号注汽锅炉人员参与到了此次搬迁中,不分你我,枕木一起抬,管线一起连,搬迁整体提速近40分钟。
在复工复产集结战中 主动谋划
按照3月中旬全部恢复的目标,该中心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积极与稠油开发单位沟通协调,不断完善注汽锅炉调配准备工作,为复工后质量效率提升奠定基础。
“将滨南注汽大队在王庄油区(东营市)注汽锅炉交由河口注汽大队运行,将滨南注汽大队在东辛采油厂注氮气项目交由现河注汽大队运行......”在复工初期,针对目前滨南注汽大队、河口注汽大队、现河注汽大队跨地市协调难度大的问题,中心进一步发挥专业化优势,按照属地化的原则,打破现有队伍建制,重新对队伍、装备进行整合,充分保障生产运行不断线。
“提前2天确定搬迁队伍人员信息”“搬迁队伍要对车辆做好全面消杀工作”“搬迁过程中驾驶员不得离开车辆”“人员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锅炉搬迁是中心复工的“集结号”,但现场人员多、车辆多是中心在防疫期间复工所急需统筹谋划的“必选项”。
从设备搬迁到人员防护,一项项搬迁集中性生产活动措施的出台,是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确保服务保障能力和经营创效能力的一个缩影。
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目前,中心按照油田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坚持把干部员工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构筑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主动担当、科学组织、优化运行、严守安全“底线”“红线”,以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开展复工复产各项工作。
新闻推荐
本报3月4日讯(记者邵芳通讯员于佳党晖)在距离东营900公里的湖北省黄石大冶市还地桥镇黄岗村,有一位来自中国石...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