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

大众日报 2019-06-13 10:01 大字

□记者王晶

通讯员王玉报道

本报东营讯“我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物流企业,今天我要当面好好感谢一下开发区法院。”日前,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召开的“狠抓担当落实、优化司法营商环境的‘十条’意见”的发布会上,一物流企业总经理刘纲感激地说道。一番别样的“开场白”让许多人摸不着头脑。

原来,这家企业在2018年4月23日到法院起诉与被告企业的保证合同纠纷一案,经法院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约定当年7月15日前还完。后被告未按约定还款,原告遂到开发区法院申请执行,开发区法院执行局通过多次沟通及多项强制措施,在一个月内追回全部案款,涉及金额近500万元,为企业挽回了损失。

企业的一番“解释”让在座的不少企业表示赞同,原来,众多企业都是有过相同经历的受益者。

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法治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为企业集聚的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把狠抓担当落实,优化司法营商环境放在了首位。

5月20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正式出台关于狠抓担当落实、优化司法营商环境的“十条”意见。

“东营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以传统产业居多,伴随着新旧动能转换的展开,一些新产业、新动能正在日渐兴起,新兴行业需要的司法环境也在改变,因此,出台一些新的措施为企业构筑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必要。”山东中科园区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繆蓬勃说。

“随着开发区企业的不断增多,涉及到民营企业的案件也在不断增多,因此我们开辟了涉企诉讼‘快速通道’,对涉民营企业案件,进一步强化对诉讼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有效压缩各环节流转时间,严格控制审限,提高一次开庭结案率和当庭宣判率,缩短办案周期,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刘金涛说。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对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全面升级,将送达、保全、诉前调解、技术鉴定、信访、材料收转等审判辅助事务从审判工作中剥离出来,交由诉讼服务中心集约统筹管理,同时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整合网上立案、微信立案、网上缴费、智能分流、预约、电子送达等信息化平台,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改进立案工作模式,从立案审查、排期、送达到诉讼缴退费,所有立案流程在一个服务窗口就可以全部办结,不需在诉讼服务大厅逐个窗口办理。大厅的每个窗口由隔断分离,形成相对的隐私空间,减少相互影响,促进了立案效率的提升。

新闻推荐

东营市车主可在4S店申领临牌

记者张振报道近日,公安部办公厅印发《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10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推出10项便民利民改...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