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试点建设“基层党校”体系 打通党员培训“最后一公里”

黄三角早报 2019-04-24 13:18 大字

从今年2月下旬开始,东营市北部的河口区新户镇丁家集村,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周边农村、相邻乡镇甚至外县区的党员,走进位于村南侧的新户镇党校参加集中培训。而这只是东营市“基层党校”培训工作的一个缩影。自2018年以来,东营市选择部分乡镇(街道),试点建设“基层党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常态化教育培训基层党员的新途径。

本报记者崔立慧通讯员李江泽

基层党员不出镇街就能到正规党校培训

东营市近年调研发现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培训规模不小,但推进不均衡、覆盖有盲区,党员领导干部、各领域党组织书记等群体培训多,普通党员培训少;上级规划有硬要求,但基层执行有困难,特别是存在缺阵地、缺师资、缺课程等问题。

为切实破解这些难点问题,东营市决定在全市15个乡镇(街道)试点建设“基层党校”体系,让广大基层党员不出镇街,就近就便接受正规的党校培训。

在组织架构上,每个试点乡镇(街道)设立1处基层党校,择优加挂县区委党校分校的牌子,地域较大、党员较多的,可在管区(社区)设立教学点。在办学方式上,突出乡镇(街道)党(工)委的办学主体地位,明确基层党校由所在党(工)委直接领导,同时接受上级党校业务指导,每处“基层党校”由上级党校选派1名班子成员、2—3名教师联系指导。

在人员配备上,成立专门校务委员会,校长由党(工)委书记兼任,副校长由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教务处主任由组织委员兼任,研究办学计划,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在硬件建设上,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市统一提出“八有”标准:即有固定场所、有醒目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培训计划、有电教设施、有规章制度、有党建书籍、有档案资料,着力构建“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管理规范”的“基层党校”体系。

凝聚力量统筹整合盘活各类培训资源

“建设基层党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不能‘门口加个牌子’敷衍应付了事,又不能另起炉灶、重复建设,关键是把现有资源整合好,把各方力量凝聚好。”东营市委党员教育中心主任王兴法说。

基于这一考虑,东营市将工作着力点放到统筹整合上,盘活用好全市各类培训资源。首先,统筹建设教学阵地。按照“阵地共用、特色鲜明、开放运行”的原则,对各级新型农民学校、党性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室等各类场所进行整合,建设实用、规范、共享、开放的“基层党校”培训阵地。新户镇利用丁家集村废弃养殖棚改建“基层党校”,取得了“变废为宝”的效果。大码头镇把“基层党校”建在农村示范基地上,实现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在师资队伍方面,依托全市党校系统,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库,吸收党校教师、领导干部、先模人物和“土专家”“田秀才”等参加,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在培训经费上,采取财政列支、党费补助等方式,多方筹措工作经费,确保“基层党校”体系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通过资源整合,把现有场所、师资等统筹起来,起到了杠杆作用,用小投入撬动了大实效,基层党校这个平台运行起来很顺畅。”东营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光辉说。

截至目前,东营市开展试点的15处“基层党校”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累计开展培训390多期、参训党员2.1万人次,组织党员进“基层党校”、参加正规培训逐步成为一种常态。

新闻推荐

东营市“双百引才计划”今年选聘428人 4月30日至5月19日报名

记者李红佳实习生李安然报道4月20日,东营市公布“双百引才计划”选聘公告,今年东营市共计选聘428名全日制...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