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有了俩专业水稻食味品评员
本报3月28日讯(记者张园园)经过培训及考核,东营市农科院两位科研人员获得了水稻食味品评员资格证,这在全市是首批,也就是说大米好不好吃,他们就能给出具体和专业的评判。
到底什么样的米才算好大米?刚刚被评为“水稻食味品评员”的魏立兴介绍,好大米要符合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涉及气味、外观、味道、粘度、硬度等多个方面,通过每一项都有具体分析和综合评判,这样才是我们认可的“好大米”。
据介绍,2009年,我国正式实施了《粮食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规定了米饭品质的品尝评定方法。3月21-25日,“2019年水稻食味品评员培训及考核”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这次培训及考核由北方稻作科技协会主办、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优质粳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协办,东营市农科院选派了两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经过“气味的表达测试、米饭差的识别测试、排位测试、食味的判断测试、米饭评分尺度训练和米饭感官测试”等培训,参加培训的80余位水稻研究人员中,有70余位人员通过初级考核。随后,初级考核合格人员进行了“全国水稻品种品评”并进行高等级别考核。最终,60多位人员通过考核获得“水稻食味品评员”资格证,入选北方稻作科技协会品评成员库。其中东营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娄金华、助理研究员魏立兴均通过考核,成为东营市首批取得“水稻食味品评员”资格的科研人员。
“现在水稻的种植已经从单纯追求高产,向更注重质量和适口性转变,人们也越来越追求吃到健康、安全的‘好’大米。”娄金华介绍,市场对优良食味水稻需求将持续增加,水稻优良食味研究将不断深入,水稻优良食味品评发展的广阔空间也将不断拓宽。
近年来,东营市农科院围绕优质稻筛选培育、水稻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开展科研攻关,积极申报制定东营市地理标志性产品“黄河口大米”生产技术标准,推动东营市优质水稻发展进程。此次,通过品评员培训及考核,专业品评员队伍将逐渐建立、优良食味水稻鉴评标准体系将逐渐规范,“有助于‘口感好’水稻品种的评选和推广,对我市优质食味水稻产业发展和打响黄河口大米地理品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娄金华说。
新闻推荐
东营市公积金提取额再创新高 去年东营5.82万人提走20.38亿元公积金
本报3月27日讯(记者孙川)近日,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东营市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总结了2018年的基...
东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