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难、招工贵现象背后 人力资源服务业走向聚集与融合
每年春季,东营市很多企业在一线普工、应届毕业生、服务业从业人员等群体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着招工难、招工贵现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业优先政策首次被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显而易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力能否得到合理配置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3月25日开始,记者对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进行了调查,发现之所以出现招工难、招工贵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供需不匹配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根本问题,需要从融合发展、聚集发展上着手。
本报记者聂金刚
东营市人力资源企业已经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开始外出交流学习。(资料片)
过去十多年劳务派遣、人事代理是主流
培训费外流本地企业不掌握话语权是关键
融合发展、聚集发展让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
“一提到‘人力资源服务’,大家可能会想到劳务派遣、人事代理这样的字眼,过去的十多年,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也大多在做这件事,实质上,在该产业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早已被看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产品也日益丰富。”
3月21日,首批入驻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的企业——东营邦芒服务外包有限公司的总经理邹丹列举了一组数据:上海人力资源产业对上海市GDP的贡献为3600多亿元,而东营市仅为16.3亿元。邹丹认为,体量小而散、服务低端与同质化严重是目前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特点。
“人力资源产业十分庞杂,任何一个点只要深耕细作都能做成大公司。”他继续举例说:“像招聘这个大项下,猎头、专招普工、人力资源测评等每一项上都有顶级的上市公司。”
上海仁联企业咨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张向印认为:“东营市在全国来说人均GDP是数一数二的,薪资水平很好。与此同时,这里人力资源机构相对缺少,企业大多面临招工难、用工贵的问题,所以东营是我们的一个很大的市场,也希望能很快让东营享受到一二线城市的人力资源服务。”
东营市人力资源协会秘书长田新旺也认为,目前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业的链条是不完善的,“就说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吧,部门从业者很多从办公室、行政转过来的,2013年左右才开始出现人力资源科班出身的人从事到这个领域。”田新旺分析说:“人力资源没有话语权,没有引领企业向前走。”
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经理王鑫全介绍,烟台注册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有400多家,东营市注册的公司有110家,但真正开展好业务的并不多。东营市不少大型企业每年培训费在数千万元,由于本地缺乏高端人才服务机构,企业选择了其他国内国际企业,行业税收留不到东营市。“市场很大,但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除了经济体量,理念、视野、市场环境等也是造成层级低端的原因。
人力资源服务业及人力资源部门应怎样更好地发挥其在撬动就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真正做到“有话语权”呢?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存在的价值体现。邹丹表示,劳务外包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用工趋势。比如,生产线外包。东营市制造业企业众多,企业可根据自身在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把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季节性强的、不定期性生产的生产环节或是生产线外包出来,由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负责组织人员按计划和指标进行生产。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将主要关注人员的选、用、育、留,关注企业发展的战略层面问题;企业不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集中主要的精力、人力和财力等从事核心业务或是增值大的业务,以实现企业运营效益的最大化。随着共享经济、灵活用工的发展,劳务外包也会渐渐影响东营市企业管理运营。
“我们专注金融行业的服务外包,精耕细作有二十多年了。进入东营后,迅速开展工作,目前已经为东营市金融业提供了200多个岗位。”济南银雁金融配套服务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总经理孙明祝说,在入驻东营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后,下一步他们将拓展业务范围,与东营市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合作。
“我认为最快的方式是融合发展、聚集发展。”王鑫全介绍,东营市已经针对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成立了园区,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园区总建筑面积3.38万平方米,主体21层,其中10层以下为公共服务区,主要提供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评价、人事代理、用工维权等公共性人力资源服务。10层以上为市场服务区和产业聚集区,主要提供涵盖人力资源招聘、服务外包、管理咨询、业务培训、素质测评及相关企业孵化培育等服务,以及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继续教育等上下游关联服务,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
在产业园区展示厅里,王鑫全介绍了产业园的三个比较鲜明的特点:第一是实现创新创业与人力资源融合发展,扶持高成长性双创项目落地,并为其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第二是根据本土企业的需求去做招商,做到精准招商精准服务;第三,是与省内多个省级园区不同,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是由市级人社部门主导建设的,吸收全国的企业,带动本土的企业,政府重视度高。
东营市鼎诚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是东营市一家本土企业,公司总经理周长乐表示:“入驻园区之后,园区便安排对接了中大型企业进行业务对接。更值得高兴的是,市内企业可就近与外地大型公司进行沟通交流、学习借鉴,从而快速成长,大家都在朝规范化、程序化、市场化方向努力。”
“今年的目标是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利税1000万。随着产业的发展,这栋楼宇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市一个新的经济利润增长点。”王鑫全说,自成立以来,园区与入驻企业合作,已经为500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服务企业1032家,实现产值近1.5亿元。
通过学习提升内在动力成为掌握话语权的关键。(资料片)
新闻推荐
□通讯员宋红妮报道本报东营讯3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举办的中国2019世界邮展暨中国家书选拔...
东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