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村里梨园暖
三里村位于龙居镇西北,距黄河三里故名三里村。因七十年代南展工程建设,村里住房路、电、农、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里贫困人口较多,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如今的三里村即将迎来崭新的日子,黄河南展区搬迁改造工程帮助村里362户居民搬迁脱贫,百亩梨园、土地流转等项目为村人均增收3400元,曾经的贫困村正在向小康村迈进,迎向脱贫致富的美好生活。
挪穷窝,拔穷根
“今年5月,我们就要搬去龙居社区了,新楼房里有水电、有暖气,而且学校、卫生院都在附近,上学、看病也方便了。”三里村48岁的枝忠兰说。
沿着黄河大坝,来到枝忠兰的家。穿过一米多的窄胡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塑料布包裹着的屋顶。枝忠兰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积存的旧报纸、废铜烂铁堆了好几间屋。“我们现在就趁着晴好天气能卖就卖,因为一旦下雨房子就漏啊,收来的货泡了水,损失太大了。”
像枝忠兰这样以收废品为生的家庭在三里村共有三十几户。“等搬了新家,我们就把车库、地下室改造成仓库,再也不用担心辛苦收来的货日晒雨淋卖不出好价钱了。”枝忠兰说的正是大家的心声。
三里村位于龙居镇西北的黄河南展区。“黄河南展区”是一个在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独特名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原国家计委批准修建的黄河防洪防凌蓄滞区。建成40多年来,受国家滞洪区政策制约,黄河南展区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居住条件和环境极差,绝大部分住房已成危房,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为改善黄河南展区的生产生活条件,2013年,黄河南展区搬迁改造工程在龙居镇起步,概算总投资14.82亿元,规划用地110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安置户数4500户。
三里村村支书李绍光说:“乡亲们都等着挪穷窝,拔穷根。目前村里的362户居民已全部报名搬迁,全村人的美好愿景马上就要实现了。”
兴产业,富村民
初春时节,三里村的梨园里一片忙碌的景象。69岁的李意之和几个村民一起,受雇为梨树剪枝。
“以前自己种那几亩地,刨了成本,浇水施肥,一年到头根本落不下什么钱。”李意之说,“现在土地流转给梨园,一亩地一年800元,而且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元,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2016年开春,东营市市场监管局驻三里村工作组带领村“两委”经多方考察后,投资21万元规划110亩优质土地,选取“新梨7号”优势品种,发展梨园经济种植,增强帮扶村的持续“造血”功能。工作组积极争取下派帮扶资金,安装了输电线路1000余米、自来水管线500余米,解决了梨园用水用电问题;安装了防护围栏1200余米、监控摄像头7个,清理梨园内沟渠700余米;投资54万元,建设了一条长520米、宽5米,连接梨园和生态林场间的乡村旅游路,方便顾客旅游及观光采摘。
目前,110亩“新梨7号”梨树长势良好,去年是第一年挂果,今年可成功上市。“梨园的收益是大家的,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梨果销售挣红金,进入丰果期的百亩梨园保守估计收入120余万元,村人均增收1000元。”三里村“第一书记”付永杰说。
除了梨园,三里村还流转了土地2212亩用于龙居生态林场建设,流转改造600亩低产田引进商业资本进行高标准水稻种植。“解放了的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上了年纪的也可以干点废品回收、跑出租的活。”李意之说。
回旧址,种希望
关于搬迁后的100多亩旧址,村书记李绍光早就做好了打算,“依托龙居旅游资源,好的房子改造成民宿、办农家乐,破屋拆了腾出地来鼓励村民种果蔬、搞采摘、卖绿色农产品。”
村里有不少村民以前就是种植能手,几年来在新农校学了不少技术,如今他们跃跃欲试。“咱这是景区,环境好,附近还有康源农业、仓实农业等几家现代化农业园区,发展旅游采摘是再好不过了。”
付永杰还说,三里村现在正在向朱家村学习举办梨花节和香梨采摘节,共同把“新梨7号”的名气打响打亮,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加油门、鼓干劲。
龙居社区二期工程外,枝忠兰带着17岁的儿子来看即将入住的新家;百亩梨园里,李意之的手一握一剪,静待春暖花开;李绍光和付永杰站在村口,畅想着日后的林海葱茏、梨果满园、蔬果遍地、游人如织。人走茶不凉,昔日的黄河小村正在蜕变。
(莫海燕)
新闻推荐
记者张振通讯员董婷婷整理●来电人孔先生咨询:您好,2008年7月19日我的面包车丢失,当时已报警,但至今未追回,...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