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舟搏浪扬帆远航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纪实
四十载惊涛拍岸,改革开放,民富国强;奋舟楫以争先,白手起家,百业兴旺。
昔日,芦苇荡,荒碱滩;今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让这两组事物发生时空变换的,非仅时空本身。
应春风而成,从初露锋芒到示范辐射
经济开发区是顺应改革开放热潮,为促进创新、加快发展设立的特殊区域;作为重要的经济发展点,在三十余年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穿越“时光机”,回眸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为未来奠基。1992年12月,乘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春风,应黄河三角洲大开发大开放的需要,东营市正式成立东营开放开发综合实验区。自此,开发区按照“起小步、快起步、起好步”的思路,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
1993年至2001年,东营经济开发区功能定位为工业园区;2002年至2006年,功能定位调整为宜居新城区;2007至2010年确定为东营市高端产业区和新城区。2010年3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从无到有,集小成大;白手起家,锋芒初露。在没有国家财政投入和市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开发区在建区19年时,当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8 . 4亿元。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腾飞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充分发挥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时代新理念。以打造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双招双引的主阵地、产城融合的示范区”的目标,适应东营市发展需要,开发区规划定位进一步调整、明晰。目前,开发区在已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了“一主三新”产业园区布局,实行园区化管理体制,搭建聚集生产要素、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载体。
主体产业区。以打造产业升级示范区、秀美宜居新城区为目标,规划建设了3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实施“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推进产业整合、动能转换。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中培育区;府前街金融聚集区,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入驻,成为全市金融商务中心;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先进行基础配套再吸引项目入驻,打造为东城新的商业中心。
广利港及临港产业区。广利港是市委、市政府为支撑未来长远发展实施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2014年正式启动建设,共实施工程26项,2017年9月正式通航。在港口建设过程中,坚持提前谋划、统筹推进,创造了全国同类港口建设的最快速度。目前港口运营良好,前三季度吞吐量超过300万吨。
空港产业区及东八路东工业园。以中国商飞试飞基地、北航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基地为依托,重点发展以航空及配套制造为核心的高端装备产业、以临空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打造山东北翼空港经济中心。东八路东工业园是集聚先进制造业项目的主要载体,也是中美两国政府确定建设的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集中摆布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项目。
今年,在商务部发布的2017年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2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66位,在全省15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排名第3位,跻身国家级经开区前100强,获得历史排名的最高位次。
乘转换之机,形成支柱、主导、先导产业布局
2008至2018,改革开放的这十年,“水大鱼大”的特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大水之中有大鱼。经历了高速发展的经济开发区正在变成一条“大鱼”。
目前,开发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45家、中国500强企业2家,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势头。根据省、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要求,开发区确立了“3+3+2+X”产业体系目标,做强优势、做优特色,全面提升发展质量———
振兴发展有色金属、现代海洋、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支柱产业;转型发展新材料、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三大主导产业;突破发展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两大先导产业。同时,紧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产业发展趋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与现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那个“X”无限放大。
布局支柱、主导和先导,基于先期打下的产业基础。东营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上了“技术”二字,充分体现出对发展高端产业,提高科技含量的定位。立足“高端”,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形成了以有色金属、新材料、石油装备、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产业体系,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铜及铜材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是全国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和碳纤维材料生产基地。
布局支柱、主导和先导,基于大项目这个“牛鼻子”的作用。拿主体产业区来说,悦来湖科技人才聚集区已吸引中电光谷未来城、北航东营研究院等项目入驻;府前街金融聚集区,已有国际金融港、国贸大厦、金融大厦等15个项目建成投用,成为全市金融商务中心;莒州路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已引进大连万达广场、红星美凯龙、蓝色港湾广场、悦来港新天地等龙头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再看,集聚新兴产业项目的东八路东工业园已引进科达企业加速器、新大碳纤维管件等40余个重点项目。
布局支柱、主导和先导,基于开发区平台与要素的集聚。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全区拥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40余家,高原公司建立了全国采油装备行业唯一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软件园、生态谷、工业坊等创新创业平台12家,孵化器面积47万平方米,在全市率先构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链条。金融资源日趋集聚。制定了加快金融业发展的意见,依托府前街金融聚集区,引进各类金融机构70余家,形成了多层次的金融资本市场。
举全员之力,“双招双引”力度前所未有
1993年3月,第一次组团赴香港参加招商活动;
1994年7月,第一次组团参加市政府在深圳举办的“对外经贸洽谈会”,并发布对外招商优惠政策及办法;
1995年9月,在东营宾馆参与主办“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洽谈会”;
1997年8月,组团赴日本、韩国开展招商活动;
……
作为东营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将服务项目建设招商的成效作为各项工作的检验标准和考核重点,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脚步从未停歇。
从2017年开始,开发区深入实施招商机制体制改革,从政策、格局再到模式,掀起了新一轮“双招双引”的热潮——— 成立了投资促进委员会和8个招商专委会,建立了6个专业化的招商公司,设立了7个产业园区招商指挥部,搭建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项目运营3大服务平台,与多家专业公司建立了招商合作业务关系,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富有含金量的“黄金六大项、钻石三十条”产业招商政策,实行严格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制度,设立每月5号为“招商主题日”,形成了“全员找信息、公司搞谈判、领导管促成、联席办审批”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产业基金引导”招商,通过设立产业引导资金,与金融、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实现资本与项目的有效对接,初步形成了“产业园区+专业招商公司+产业基金”的“三螺旋”招商模式。参与举办了三届全国有色金属工业展以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招商推介会,承办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年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年会、中国商飞全球供应商大会等活动,开拓了多元化的招商渠道。“大鱼”左近,“巨头”相随。近年来,已引进法液空等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电、中信重工等央企国企以及一大批民营龙头企业,引进项目和在谈项目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高端项目带来的是人才;政策高地吸引来的是人才。开发区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等对待,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完善人才配套政策,大力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已集聚各类人才1万余人,2017年开发区被评为“全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今年被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确定为全省5家“产才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之一。
趁青春正好,向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进发
遵循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开发区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打基础阶段、快速成长阶段、成熟发展阶段或后开发阶段。目前,开发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的后半程,正在朝着充满魅力、能量满满的成熟期迈进。青春正好,百业竞发。奋舟搏浪中,积极争创“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已成为我国新一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是园区发展中一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
让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抓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已开展三轮化工企业“四评级一评价”工作,积极推进滨海新材料园认定省化工园区工作。全力维护安全环保环境稳定。严格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深入抓好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杜绝“两高一低”项目入区建设,水气土污染治理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17年,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方圆集团被认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单位”。
让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相处,开发区不断完善提升城市功能,积极推进由单纯工业区向产城融合区转型。高标准开展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近年来实施了悦来湖公园、东四路改造等多项基础设施项目,实施了滨海新材料园生态湿地、污水处理厂等多项生态环境项目。今年,重点围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实施莒州路片区整合提升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
让生态环境保护与宜居宜业相连,开发区围绕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提高行政效能的措施办法,创新法制化制度化建设、行政审批改革、投资服务机制、体制机制。与此同时,开发区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和为民惠民的工作导向,落实民生政策,加大民生投入,各项社会事业欣欣向荣,群众共享到发展成果。
让生态的意涵进一步延伸,开发区凝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按照“机关党建抓服务、企业党建抓切入、社区党建抓凝聚”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在园区、企业、社区、商圈等领域建设了15个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扩大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党建工作水平走在全市前列。
吞舟之鱼,不游支流。改革开放的潮水汤汤,壮大实体经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向着新的目标挺进! (记者 刘冬辉 通讯员 王刚)
新闻推荐
本报讯12月27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梦斌到联系企业胜利油田金岛实业公司胜鑫防腐分公司调研。杨梦斌实地察看了...
东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营这个家。